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分值: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1.清代张之洞曾说:“取士之法,自汉至隋为一类,自唐至明为一类”。“汉隋一类”的选官制度主要是指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世袭制2.贞观三年,唐太宗……违反规定,把未满十八岁的中男签发为府兵,诏救发出后,门下省不肯签署,接连数次,都被驳回。……太宗最后被迫收回成命。这反映出当时门下省的主要作用是A.签署皇帝命令B.减少决策失误C.检讨军事政策D.限制皇帝权力3.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鸿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秦朝实行郡县制B.唐朝推行六部制C.元朝建行省制度D.清朝设立军机处4.费正清(美)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战争根源B.预测了战争结果C.分析了战争影响D.抹杀了战争实质5.《上海县竹枝词》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一描述涉及了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6.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铁路经过的地方,……失业农民和游民数目剧增。……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河北、山东、苏北人民的生计。”因此导致了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8.“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最为典型的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可参阅的一手史料有①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②当年驻南京外国人的日记③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④当时留下的一些新闻照片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宣言中“抗战”的积极作用是A.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迅速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10.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一报道描述的是A.太原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11.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新胜利”主要是指A.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C.选举了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D.确定了党的领导地位12.1983年,邓小平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谈话体现了邓小平的A.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B.“一国两制”的构想C.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D.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1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提出和奉行A.“另起炉灶”B.求同存异的方针C.“一边倒”D.独立自主的原则14.“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文中的“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期B.万隆会议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15.读《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支持票②苏联的国际地位日益衰落③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