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二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2.28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高考题组】考点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1.(2013·全国卷Ⅰ·T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析】选A。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B、C、D都是这些国家和英国的相同点,六国和英国的区别就是这些国家在欧洲大陆上,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屡遭战争重创;而作为大西洋岛国的英国则遭战争破坏程度较轻,故选A。【拓展延伸】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影响法德两国化敌为友,有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和平;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为欧洲的再次强大创造了条件,揭开了欧洲历史的新篇章;法国取代英国成为欧洲联合的带头人。2.(2014·海南单科·T22)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胀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解析】选A。材料中“‘全球化’……取代‘民营化’”说明西欧各国调整经济政策,使得西欧经济逐渐恢复,故A正确;凯恩斯主义是指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失灵,故B错误;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错误;“全球化”说明贸易壁垒在逐渐消除,故D错误。3.(2013·天津文综·T10)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解析】选D。解题时首先应依据图片信息判断该组织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美、加、墨三国之间在经济上形成互补。其中,美国和加拿大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墨西哥主要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故A、B、C表述均不符合史实。考点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4.(2015·天津文综·T10)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②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④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1992年中国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左图的时间不符,故①错误。东西方文化的本质是不同的,不可能融为一体,故②错误。从美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也说明国际交流范围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故③④正确,正确答案为D。5.(2015·北京文综·T37)(节选)材料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2)阅读材料,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解析】第(2)题,结合18世纪以来的历史,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分析英语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原因。答案:(2)原因:英语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政治: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文化: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备选真题】1.(2014·安徽文综·T18)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