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 第5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跟踪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 第5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跟踪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 第5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跟踪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 第5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跟踪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第5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山东临沂二模,28)《南京条约》签订后,江苏布政使李星沅气愤不已,说条约中“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中英两国“官员平行”等内容,实在令人无法接受,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这反映了清朝政府精英()A.极力维护国家主权B.华夷之辨观念存在C.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固守闭关锁国政策解析:选B题干中提及“李星沅气愤不已,说条约中‘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中英两国‘官员平行’等内容,实在令人无法接受”,实际上说明李星沅认为中国皇帝应高高在上,中国地位应高于英国,存在强烈的华夷观念,故选B项;题干中李星沅不是就《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等内容据理力争,排除A项;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后,排除C项;题干中未提及清廷要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2.(2019届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二轮复习诊断,28)马克思在1850年指出,英国的入侵将中国“带到一场必将对文明产生极其重要结果的社会变革的前夕。”“当我们的欧洲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在亚洲逃难,最后到达万里长城……他们说不定会看见上面写着‘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由此可知()A.马克思准确预见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马克思认为中国的工业革命不可避免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必然性D.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历史的一部分解析:选D据材料“英国的入侵将中国‘带到一场必将对文明产生极其重要结果的社会变革的前夕’”“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导致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客观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从而促进西方文明的传播,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故选D项;据材料“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可知强调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变革,而未涉及预测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排除A项;材料强调西方入侵导致中国变革,而中国的工业革命并未发生,排除B项;依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C项。3.(2019届广东揭阳二模,28)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英国在中国沿海近岸水域和珠江水道、杭州湾和长江下游进行水文调查,并绘制海图,公布调查结果。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结果B.英国已获取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运权C.水文调查有力配合了英国的军事行动D.水文调查属于正常的科学研究活动解析:选C题干中的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正值鸦片战争期间,且这些地方与战争地点紧密相连,故选C项;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结果,应该结合鸦片战争前的相关史实,而不是鸦片战争期间的史实,排除A项;英国已获取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运权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英国的水文调查是在鸦片战争期间,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排除D项。4.(2019届四川教考联盟二诊,28)图中所示现象()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经历了由增长到降低的变化,这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英国总结原因时认为是由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不足,所以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选B项;1842年《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排除D项。5.(2019届湖南郴州一模,1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夷务”均改称为“洋务”。这表明()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解析:选C材料“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改变对外国蔑视的称呼,反映出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故选C项;材料反映出“华夷之辨”观念的变化,没有体现出社会性质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华夷之辨”观念的变化,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 第5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跟踪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