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时空坐标]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思想与社会生活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一、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①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商品市场和生产原料(根本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②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③影响: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革命任务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鸦片战争①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②过程: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③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俄国趁机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④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①吏治腐败,剥削沉重,阶级矛盾激化。②列强倾销商品,小农破产,使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③自然灾害严重。(2)过程①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②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政权。③1853~1856年,进行北伐、东征、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④1856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⑤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经济主张企图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未能实施特点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相同革命纲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未能真正实施(4)评价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其统治根基。②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起了反侵略的任务。③部分领导人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④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法完成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失败。二、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①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②标志: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③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2)洋务运动①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②指导思想:“中体西用”。③性质:军事工业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④意义: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三、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