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红楼梦》与现代社会人生现代社会人生《红楼梦》与现代社会人生•《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影响深远,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京都竹枝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本专包括若干讲,包括管理、教育、处世、公关、说话等内容,均以“读《红楼》,话……”的形式出现,每讲1-2课时。•一、读《红楼》,话管理一、读《红楼》,话管理•二、读《红楼》,话教育二、读《红楼》,话教育•三、读《红楼》,话处世三、读《红楼》,话处世•四、读《红楼》,话公关四、读《红楼》,话公关•五、读《红楼》,话言谈五、读《红楼》,话言谈•一一•读《红楼》,话管理读《红楼》,话管理一、读《红楼》,话管理1•本讲通过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理家”、“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探春理家”和“薛宝钗小惠全大体”等片段的深度解析,不仅让学员欣赏到《红楼梦》在人物刻画和情节设置等方面的艺术特点,而且还要联系现实社会实际,让学员学习和借鉴《红楼梦》中的管理经验。一、读《红楼》,话管理2•(一)王熙凤协力宁国府•第13、14回。秦可卿之死。贾珍悲伤。尤氏病倒在床。•秦可卿托梦(担心登高跌重,树倒猢狲散;坟茔地田产和私塾,退耕读书)。•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一、读《红楼》,话管理3•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一、读《红楼》,话管理4•尤氏“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宝玉向贾珍推荐王熙凤。•事先思考: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回末诗: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一、读《红楼》,话管理5•丑话说在前头:“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分配任务,井井有条: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茶供饭,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一、读《红楼》,话管理6•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人描赔(照原样赔偿)。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人描赔。这八个人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人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我总支了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