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知识梳理解比例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什么叫做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的意义1、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3、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比例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比比例意义构成基本性质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0.90.6∶=1.5前项后项比值56∶=2024∶内项外项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1、什么叫解比例?依据是什么?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什么叫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关系?正比例和反比例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不同点1、变化的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1、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2、相关联的两个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2、相关联的两个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3、关系式:3、关系式:(一定)kxy(一定)kyx两种量不相关联相关联加的关系减的关系乘的关系除的关系→不成比例→不成比例→不成比例积一定商(比值)一定→成反比例→成正比例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0.9:0.324:36:132、上面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3、把比例式改成乘法算式,把乘法算式改成比例式。:9=:3351530.9:0.3=133:0.2:0.324:36=0.2:0.3124515×=2×1、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的总米数和时间(2)生产总量一定,每天生产量和天数(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4)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一定,运送货物的总量与运的次数(5)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体重(6)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7)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8)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重量与面粉的重量判断下面各题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1、如果ab=5,那么a和b成()2、如果x=6y,那么x和y成()正比例反比例正比例3、已知=b,则a和b成()a9反比例4、当4÷x=y时,x和y成()5、如果=,a和b成()a56b反比例。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图上距比例尺(一定),所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为两种相关联的量,因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除数和商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除数×商=被除数(一定),所以除数和商成反比例。面积和高成正比例。(一定),所以梯形的下底上底高面积相关联的量,因为梯形的面积和高是两种2成正比例。和以(一定),所为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和xy5xyxy一、填空。1、如果a=—,那么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2、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3、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bcbca3:2100abc6544、若A×5=B×6,则A:B=():()。5、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等号左边不变,那么第四项应减去()。6、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3x21003100x223100x150x答:甲乙两地相距150km。用比例解决问题解:设返回时用了X小时。350x6060350x52x.答:返回时用了2.5小时。用比例解决问题比例整理和复习(二)1、什么是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1)比例尺1:500000。比例尺1:500000表示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