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海导航】湖南省2011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VIP免费

【学海导航】湖南省2011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18
【学海导航】湖南省2011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18
【学海导航】湖南省2011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18
政治政治20112011届高中届高中新课标总复习新课标总复习(第一轮)(第一轮)20112011届高中届高中新课标总复习新课标总复习(第一轮)(第一轮)(湘—RJ)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课时源源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表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考点1•②见证:汉字史书典籍地位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作用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①表现: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②见证: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①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②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愈来愈频繁,西方文化处于强势的条件下,我们要接受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丧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某些西方大国的“文化殖民地”的教训,重视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上述材料对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有哪些启示?例题•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通过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有效信息“要接受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丧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某些西方大国的‘文化殖民地’的教训”;然后注意“启示”的限定性,回答出弘扬中华文化的做法。•(1)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弘扬中华文化,要做到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坚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3)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因此,弘扬中华文化,要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与史学典籍,有其合理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史学典籍的出现,能够将大量的历史经验、资料史实记载并流传下来。•(2)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海导航】湖南省2011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