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的含义。2、背诵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优美意境以及色彩配合之美。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tuíyùxiē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陶弘景(452-536年),字,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后隐居句曲,号,可是,梁武帝“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通明南北朝山中宰相华阳居士谢中书:即,字,人,曾任。谢徵元度陈郡阳夏中书鸿胪解题:答谢中书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文体。多记事陈情。回复给谢中书的一封信。想象画面,吟诵写景部分。1、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4、晓雾将歇: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重点字词含义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今义:晓雾将歇古义:今义:夕日欲颓古义:今义:一词多义: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翻译句子:(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1、读课文,填空:《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本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又像一首流动的,语言凝练且生动。书信山水画山水诗2、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填写下面空白。1)文章以“,”议论名总领全文,以“”一个字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描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抒发感慨作结。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和两种表达方式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2)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再俯瞰“”,写出山水相映之美;复平看“”、“”,写出色彩缤纷之美;最后又分“”与“”两个时间段来写景,动静相衬,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议论描写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夕山水相映之美色彩缤纷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结合之美结构:总----分---总3、主题探讨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表达作者能够发现山川景物之美的自豪之感,期望与谢灵运相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4、品味赏析:“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写出“跳”的状态。鱼儿争相的跳,静中有动,也写出了热闹的气氛。【测评反馈】1、解释词语沉鳞()歇()交辉()颓()欲界()与()2、回答问题(1)能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3)文中用简洁的语句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潜游在水中的鱼消散交相辉映坠落即人间参与,欣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晓雾将歇······沉鳞竞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翻译句子(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实是欲界之仙都。(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填空:“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__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5、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⑴本文表达作者的愉悦之情和的得意之感。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字点明了全文中心。跳山川之美沉醉山水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