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1.国内•(1)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形成帕夏、马木路克等政治力量,他们之间,尤其是马木路克首领们争权夺利,导致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2)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破产,商业和贸易萎缩,经济萧条,国力衰弱。•(3)阶级关系方面:马木路克的经济掠夺、政治统治引起人民不满,阶级矛盾尖锐。•(4)埃及人民在反侵略的起义过程中,民族意识逐渐形成,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高涨。•2.国外•(1)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阿里建立穆罕默德·阿里王朝,虽然把英法赶出埃及,但埃及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埃及倾销商品,使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内忧外患,局势动荡。穆罕默德·阿里迅速崛起,掌握了政权,为应对国内外危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及作用•1.主要内容•(1)经济方面: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①培养本国技师,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②以军事工业最为重要,同时发展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③采用行政手段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2)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①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简化地方行政区划。•②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整顿社会治安,消灭盗匪。•(3)军事方面•①创办步兵学校,培养军官,扩建军营,招募士兵。•②大力发展海军,建立了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4)外交方面:向外扩张,企图建立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大帝国。•2.历史作用•(1)进步性•①经济改革使民族工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②政治改革完善了行政机构,整顿了社会秩序,强化了中央集权。•③军事改革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海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④外交改革使埃及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2)局限性•①经济改革出现了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问题。•②军事改革和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苦难。•(3)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虽然昙花一现,最终失败,但实现了国家的安宁和统一,并使埃及走上了漫长的现代化道路,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他用极端的手段消灭了中世纪最反动的、在埃及肆虐数百年的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埃及长期处于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2008年高考海南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凯末尔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改戴欧式礼帽。但这一禁令受到广泛抵制,随后政府规定戴土耳其礼拜帽有罪。此举引起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公开抗议和骚乱,但均被凯末尔镇压,有些人还被处以绞刑。经过凯末尔政府一段时期•的强力推行,终于有不少人开始戴欧式礼帽,从而告别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摘编自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分析凯末尔政府禁戴礼拜帽与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异同。•【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作答时应注意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两个角度作答,语言简练即可。第(2)问要求学生既要了解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情况,也要对材料进行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应从事件发生的背景、辫子和礼帽的含义、实施此措施的政府和目的几个角度作答。不同点主要从措施实施的主旨目的方面作答即可。•【答案】(1)服饰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有助于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带动服饰变化。•(2)同:发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辫子和礼拜帽都被视为旧时代的象征;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会变革。•异:前者侧重于改变传统习俗以利于学习西方;后者主要针对国内民族压迫。•(2009年江南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穆罕默德·阿里•材料二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