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1.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为什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4.物质决定意识的内容如何?1.通过事例分析,了解意识的特点,理解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2.结合社会生活实例,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2017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内开展了为期30天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材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哪些特性?思考:人的意识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什么区别?思考:人的意识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什么区别?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的活动。(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理解:人在反映(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有目的和动机的,在行动前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而动物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蜘蛛织网、鸟儿筑巢、蜜蜂跳舞、鸟类迁徙、老鼠打洞、老马识途等。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马克思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马克思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1]。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1离开拉格郎日点L2点后,向深空进发现今仍在前进,意在对深空通信系统进行测试。2013年9月19日,探月工程进行了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中国探月工程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6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6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计划于2017年前后执行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为突破和掌握航天器再入返回地球关键技术,工程决定先期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即发射一颗飞行试验器,飞抵月球附近后自动返回,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经跳跃式弹起后,再次进入大气层,并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主动创造性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通过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人能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动物的各种条件反射(不同于动物的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适应性活动)活动)人们可以根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