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陆游长沙市一中王正印“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鲍鹏山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其一,理解为“愤恨”“悲愤”。游国恩、李易选注《陆游诗选》注解是:“言北望中原,失地未复,自己胸中愤恨之气郁积如山”;人民教育出版社原高中教材对“气如山”的注解是:“积愤如山之重。诗人目睹北方大片山河被金人占领,而南宋王朝不图恢复,故有此语。气,悲愤。”其二,理解为“豪气”。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注解是:“谓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钱钟书《宋诗选注》对该诗的注解是:“这首诗是陆游六十一岁所作,想起少年时要恢复中原,‘气涌如山’”。“愤恨当朝得志的辅弼重臣每多庸碌苟安之辈,竟无一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力主北伐,为恢复中原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钟振振我们如何有爱国之豪情?又如何有济苍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