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课前准备:课本、复习学案、双色笔课堂目标:激情思考高效惜时高效全力以赴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高考考查方向:文言文还是以实词、虚词考查为基础,以重要句子的翻译为重点。积累名句,牢牢抓住默写分。学习目标1.默写课文最后一段。2.积累文言实词“贰、鄙”和虚词“其”。3.积累写作素材,学会一材多用。反馈学案“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中出错较高的题:1.实词“鄙”(6)“贰”(1)2.虚词“其”的用法(4)(5)(7)(10)(12)焉(2)(4)(5)3.特殊句式:(2)(3)(4)小组讨论错题,释疑解惑。(5分钟时间)1、名词:(边境,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2、形容词:(庸俗,浅陋,鄙俗)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谦词:(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鄙人不知忌讳。4、动词:(看不起,鄙视)孔子鄙其小器文言实词小结鄙文言虚词小结1.其(1)代词“那些”(2)代词“其中的”(3)代词“他的”(4)代词“它们的”(5)代词“自己”(6)表推测,大概(7)表反问,难道(8)表祈使语气。“一定”(9)表商量语气“还是”(10)是,还是(11)如果(12)助词,无实义2.焉(1)句末语气词,啊(2)疑问语气词,怎么(3)代词,哪里(4)兼词,于之,在那里(5)代词,它,指这篇文章放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可以提炼出哪些话题?【材料】《烛之武退秦师》【话题】烛之武①金子总会发光的。②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③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郑伯敢于自责,勇于认错,包容别人的牢骚。.示例:《烛之武退秦师》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狐。如果没有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以说,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小结材料与观点的结合思路:把握陈述角度学会定向限制强化观点引申1.A鄙:鄙视,看不起。2.C(介词:因为)A(指示代词“他”/语气词“恐怕”“大概”B(转折连词“然而”/连词,表顺承关系D(动词:当做/介词:表被动)3.D真题演练(2012年四川卷)(15分钟)2012年高考四川真题文言翻译(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lóng)淬厉,成其器业。(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4分)1、代词:(什么)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归去来兮辞》)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同上)3、疑问代词:(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课本知识回眸奚2012年高考四川真题文言翻译(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lóng)淬厉,成其器业。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磨炼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4分)地方官员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应该遵循:(1)观察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位置(2)观察有无固定结构、特殊句式(3)观察有无固定名词,如人名、官名、地名,一般照录;(4)看看有无词类活用(5)唤醒记忆,结合语境,推敲重要的实词文言翻译常用技巧能力提升:(6分钟)(1)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第一段末句)像这样十多年,虽然足不出户,然而听闻、仰慕他品德节操的达官贵人,没有不亲自来他坐榻前拜见的。(2)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从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第二段第四句)义州因为地方长官贪婪残暴,变乱先行发生,(作乱者)聚众抢劫掠夺,互相告诫说“不要惊扰了贺黄门”。作业布置1.为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100字以内)2.课后小练笔:在“许之”和“夜缒而出”中间,通过合理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小于200字。(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来写)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