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10个生字。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名曰、石碣、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抓耳挠腮”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石猴出世并成为猴王的经过,感受石猴的性格特点及古代白话文的特点。5.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㈠重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自信、本领高强、聪明机敏、为大家利益着想的性格特点。㈡难点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㈢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第一课时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补充资料】《西游记》中国古典神话小说,是一部规模宏伟、结构完整、用幻想形式来反映社会矛盾的巨著,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全书共一百回,分为三部分:一至七回写孙悟空花果山称王和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写取经的缘由和唐僧的身世;十三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所经历的八十一难。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呼风唤雨。他的言行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寄托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理想。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这部带有童话色彩的神话小说,重点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大胆的、富有反抗性的神话英雄形象,他敢于反抗天宫、地府的统治者,能上天入地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我能够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学提示1、1、组内分自然段练习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读得不通顺的地方,互相帮助,多读几遍;2、组内合作学习课后生字,认真交流预习时学到的知识。10分钟后我们来检测。读一读,并且理解词语。石碣溪涧麋鹿镌刻瞑目喜不自胜滚瓜涌溅拖男挈女天造地设滔滔不竭力倦神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拱伏无违抓耳挠腮多音字:钻饮第三关,形近字组词:迸()具()避()瓶()俱()壁()蔽()遂()碣()撇()随()喝()自学提示二:自由读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想好后在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我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石猴出世并成为猴王的经过,感受石猴的性格特点及古代白话文的特点。自学提示(一):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从石猴的出世到石猴是怎样变成美猴王的?2、你对这个猴王有了怎样的认识?先独立思考2分钟再在组内交流,3分钟后全班交流。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美猴王的这些个性、品质特点?画一画,圈一圈,有什么感受?简单地做批注。先独立思考2分钟再在组内交流,4分钟后全班交流。讨论小组:比较课文的叙述和我们的叙述有什么不同之处?课文的语言简练、概括,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浅显、易懂。板书设计:猴王出世——一块仙石——迸裂产石猴——成王二、给带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一朝(cháozhāo)天气炎热……2.一个个序齿排班,朝(cháozhāo)上礼拜。3.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yīngyìng)声高叫道……4.同学们应(yīngyìng)该看一看《西游记》。5.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níngnìng)时,……6.孙悟空宁(níngnìng)可让师父念紧箍咒,也不愿放过妖精。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天____地____天____地____日_____月_____日____月____瞑____蹲身____身之处力_____神疲____男挈女____头缩颈____耳挠腮____序齿排拱伏____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