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下访制度领导干部下访是联系群众,密切干群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为取得群众对工作的理解支持,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制度:一、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200天,其中下村、社不得少于100天,写好每天工作日志,特别是下村、社期间的工作日志,否则,年终不能评全勤奖及评优。二、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疾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作好民情日记,能立即答复的,在政策、法律范围内作出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尽量向群众解释说明,回镇后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或是请示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后再作答复。三、每人每年帮扶两户独生子女脱贫致富,使他们率先进入小康行列,成为农村“少生快富示范户”。四、经常带领所分管的涉农部门到村、社,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向群众宣传有关政策、法律,进行技术指导,给群众找准一条致富门路,部门联系的村每年达到15户实现小康。五、带领联系村的镇干部,与村社干部一道研究制订该村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协助村社干部解决群众具体问题,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做到大小事不出村。第二篇:领导干部下访制度XX县区千灯镇人民政府文件千政发[2009]15号关于下发千灯镇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沿沪产业带,农业示范区,石浦办事处,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各行政村: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扎实推进我镇“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研究,特制定《千灯镇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实施意见》,现将该意见下发到你处请认真对照执行。附件:千灯镇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实施意见第1页共9页千灯镇人民政府二00九年三月二十五日主题词:行政事务信访通知抄送:XX县区信访局千灯镇党政办2009年3月25日印发共印:50份千灯镇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实施意见总的原则。领导干部根据各自联系点,每季度下访不得少于一次,要求每个领导要及时到信访问题发生地了解情况,积极采取措施,现场处理,把信访问题一次性处理到位,把上访人思想工作做到位。一、下访形式:下访采取走访、约访、暗访、座谈、现场办公等形式。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走访。对能当场解决的信访问题,及时深入到群众中,到纠纷现场,就地协调,就地化解。二是约访,与一些重点信访老户约定时间和地点面谈,寻求解决问题的共同点。三是回访,对一些生活十分困难的上访老户定期进行回访,利用节假日对上访老户进行回访慰问,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使其真正做到息诉罢访。二、下访要求:领导下访接访、处理疑难信访问题主要分五类:一是赴京、赴省、赴市越级访问题;二是赴市以上集体访问题;三是重复访问题;四是影响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拆迁的信访问题;五是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上访问题。每位领导要及时深入基层采取措施,妥善解决每个信访问题,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尤其是对那些正在酝酿着的群众参与面广、影响较大的信访问题,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地化解和疏导,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疑难事不出市”;宣传党的1各项方针政策、国务院的《信访条例》及《XX省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到“困难在一线了解、感情在一线融洽、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造”。三、下访制度㈠领导包案制度根据“谁接访,谁负责”的原则,各级领导在下访过程中受理的信访案件,其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协调、化解,直至息第2页共9页诉罢访。1、党政领导下访时所接访的信访案件,其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督促、协调、解决。2、部门领导在下访时所接访的本条线上的信访案件,其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协调、解决。对在下访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落实化解措施;重大或疑难案件,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㈡限时办结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在下访过程中受理的信访案件,实行限时办结制度,简单案件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一般案件在半个月内办结,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在一个月内办结。同时,由联络员、部门将办结情况及时报镇纪委和信访办。㈢反馈制度领导下访后,对受理的信访案件或掌握的信访信息,要及时与信访办沟通,必要时可由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