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毕业答辩论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目录摘要...................................................2.......................3..................3......3......5........................6..................6.............7..............................9...................10..................10..........................................11..................12.................................................13参考文献...............................................15【内容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而建立起来的。它是我国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的问题:一是分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前的进展状况、在实施中问题以及提出的政策建议;二是分析我农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进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三是我国现阶段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进展中的成效及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路。关键词:低保 进展状况 问题 改革措施 统筹进展 浅谈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20 世纪 90 年代,在国际上,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在国内,由于向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急剧转轨和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在中国城市社会中引发了诸多经济、社会矛盾。加上中国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本身的脆弱和不足,在短短几年中,就在城市中迅速形成了以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和一部分被拖欠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赡养人口为主体的城市贫困群体。为了应对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1993 年 6月 1 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上海市的低保制度规定,凡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当时的标准是月人均 120 元),都有权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社会救助。所谓“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制度”即“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设立一个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政府根据明文公布的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中国城乡低保制度的进展,从 1993 年 6 月上海市首创“城市居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