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20课一、选择题1.(·泰安)中共一大的纲领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材料表明()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人运动B.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C.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答案】A【解析】“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体现了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独立领导工人运动。2.(·德州)下图是某时期农民协会的入会须知,据此判断,此组织有利于()A.国民革命的发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中“打倒帝国主义军阀”体现了国民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故选A项;农村革命根据地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任务是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排除B、D两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抗日,排除C项。3.(·石家庄)一位人士为自己写自传时,叙述他在某一时期的身份“既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员”。此时期这人参加了()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答案】B【解析】“既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这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故选B项;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共产党员保持了身份上的独立性。4.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为此,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探索是()A.参加中共一大B.领导南昌起义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答案】C【解析】与材料中“在农村”“20世纪20年代”完全符合的是C项;A、B两项不符合“农村”,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5.观察油画《井冈山上》,该画描绘了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的场景。当时毛泽东站在井冈山上正在思索的是()A.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如何把苏联的指导落到实处C.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D.如何尽快同党中央取得联系【答案】A【解析】井冈山是毛泽东创建革命根据地实践的开始,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选A项。苏联走的是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的道路,排除干扰项B项。6.我国新建成的某陈列馆建筑风格为青砖碧瓦的黔北民居式样。陈列馆内用了三组群雕手段艺术地渲染了人物和历史,它们分别是《惜别苏区》、《历史转折》、《出奇制胜》。该陈列馆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中共诞生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D.三大战役胜利【答案】C【解析】“惜别苏区”指的是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历史转折”指的是结束了王明等人的错误领导,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出奇制胜”指的是在正确的战略战术指挥下,长征不断取得胜利。故与三者最接近的事件只能是遵义会议另“黔北”也是有效信息。7.(·石家庄)“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摘自《蒋介石日记》)据此推断,这则日记最有可能记录于()A.国民大革命期间B.土地革命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答案】B【解析】材料中“应准备速剿匪祸”等信息体现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一政策提出于土地革命期间。8.歌曲《松花江上》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A【解析】据“脱离了我的家乡东北松花江”等信息可知,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9.(·天津·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答案】C【解析】从题干的内容可知,近代中国的外交逐渐由遭受列强的欺凌到逐渐有自己的独立主张,再到与列强平等签约、取消不平等条约的约束,中国逐渐取得独立自主的外交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