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2015 高中语文 第五课 言之有“理”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B.有些人把群众看成阿斗,反而把自己看成是了不起的天才。C.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D.我阅读唐诗、宋词尚且有困难,诗经、楚辞就更看不懂了。答案 D解析 A 项“由于”改为“由”;B 项“反而”多余,去掉;C 项“和”表并列,不合事理,应改为“或”。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一个月来,他一向不愿意参加这类应酬活动。B.研究院决定把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急需的仪器。C.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D.这一考古发现,引起了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关注。答案 D解析 A 项“一向”表示从过去一直持续到现在,指较长的一段时间,与前文“近一个月来”不相符,应删去;B 项“把”字后的名词应是后面动作的实施对象,本句却不是,“把”字应换成“用”;C 项“否则”本身就带有“如果不这样”的意思,跟前文“要不是”重复,应删去。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世上事物林林总总,天下文章万万千千,丰富________芜杂,一口吞不下,一眼望不穿。______加以选择,________使之简单化、条理化和本质化。________能认识它,而与此同时,也就是对它的重新组合和再创造。________,选择文章也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A.却又 只有 才能 从而才 因此B.但是 只要 就能 因而就 所以C.而且 只有 才能 从而才 因而D.但是 只要 就能 因而就 因此答案 A解析 第二处的内容是得到第三处所表达结果的必要条件,可排除 B、D 两项;从句意看,“丰富”和“芜杂”之间不应是递进关系,用表示转折而语气略轻的“却又”较妥,故排除 C项。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罗贯中的思想与描写的人物,________不见得高妙,________把他所描写的同陈承祚的原文________裴注所引的各书对照,觉得他的文体是显豁得多;把《三国演义》同唐人的文言小说比较,那描写的技能,________显大有进步。A.尽管 也 和 却 B.即使 也 或 并且C.虽然 但 或 更 D.因为 所以 或 更答案 C解析 从分号前的句子看,“不见得高妙”与后面的句子构成转折关系,据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