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一、谈心目的:1、沟通思想,通过交换党内外意见和建议,增进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2、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及时予以解决。3、接受监督,高标准严要求,时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自觉做各项工作的模范。二、谈心对象:党员与班子成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骨干教师,党员与群众。三、谈心内容:1.了解和掌握谈心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学习及家庭等方面的情况。2.发现谈心对象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正的办法和要求。3.征询谈心对象对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帮助自己查找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4.交流思想,倾听谈心对象呼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沟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和隔阂,化解相互间的分歧和矛盾,增进彼此间的熟知和信任。6.其他认为必须谈心的事项。四、谈心方式:利用生活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谈心活动。每学年党员与责任区内群众教师谈心不少于1次,与联系的积极分子谈心不少于二次。五、谈心注意事项:谈心要敞开思想、坦诚相见、真心实意、互相帮助、增进了解、形成共识,提倡在谈心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第1页共8页第二篇: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一、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位党员必须联系1-2户非党群众。具体联系对象可由党支部指定,也可由党员自己选择。二、联系非党群众的具体任务。一是向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他们的思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三是帮助带动他们勤劳致富,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四是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三、党支部将把党员联系群众工作作为考核党员是否发挥“双带”作用和党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第三篇:党员联系群众制度XX县区中医院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是新时期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保证。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从制度上保证党的干部和党员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快医院全面发展步伐。经研究决定制定本制度。一、联系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和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同志;业务骨干;家庭有困难或工作有情况的同志;家庭或邻里不和睦的职工以及其他帮助的对象。二、联系内容:1、负责向联系对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情况。2、负责向联系对象传达党组织的决议,上级党组织下达的任务;帮助他们了解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内容。3、了解和关心联系对象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总结他们的工作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或提高对问题的认识,为他们排忧解难,负责把他们的意见、建议向党支部反映。4、关心家庭或邻里不和睦的职工,调解好相互间的关系,防止矛盾激化,对联系人无法有效调解的应及时向院党支部汇报。第2页共8页5、帮助和教育联系对象,引导他们为医院建设发展贡献力量。6、根据形势其他需要联系的内容。三、联系的方式1、按照党员、群众的科室和从事的专业,进行对口联系群众;2、医院党员领导干部按照院责任科室联系群众。四、要求:1、每位党员应做到对联系对象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生活上体贴。2、每位党员至少联系2名以上的群众,每年与群众交心不少于两次;支部年初对每位党员与群众联系要有计划。3、认真记好联系群众的有关记录,做到事实清楚,内容具体;4、党支部每年要召开一次党员大会互相交流联系情况,并结合新形势提出下一段的意见和建议;五、督促与检查1、医院党支部每半年要对本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写出书面总结。2、党支部要把党员联系的实绩作为对党员评议、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第四篇。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一、党员分类。根据本村实际和党员队伍的结构情况,从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出发,对党员进行分类(一)按照党员是否跨市域流动,把党员分为在家党员和外出党员。(二)按照党员的年龄、从业和外出流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