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实效性的研究[摘要]征集大学生参军,为我国军队输送优质兵源,提高军队整体素质,是当前我国建设现代化、信息化部队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形势下对我国征兵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创新征兵工作机制,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加强大学生身体锻炼,强化征兵宣传动员工作,对提高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關键词]大学生;征兵;实效性做好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既是推进我国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各省市以及高校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优待政策,以增强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实效性。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征兵优惠政策的落实,大学生征兵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新时代许多大学生参军意识淡薄,积极性较差,导致我国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实效性受到限制①。因此,在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征兵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征兵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征兵工作现状当前我国在校男大学生中,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愿意入伍,而女大学生志愿参军入伍的人数更少。由于大学生依法服兵役意识低、志愿参军的积极性较低、报名率低,而报名参军的大学生中,符合征兵身体要求的大学生较少,上站体检人数少、合格率较低,成为制约我国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大学生征兵的身体条件要求集中表现在视力或听力较弱、身高不够、体重超标或偏瘦、纹身、双臂有疤痕、骨关节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等②。二、大学生征兵工作难的原因(一)学校征兵机构不健全,缺乏长期有效机制当前我国高校征兵机制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高校负责征兵工作的部门通常在保卫处或者学生处,而且只是暂时性的工作,并没有负责征兵工作的专门机构③。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一方面不利于征兵工作的宣传,影响大学生志愿参军的积极性;另一面也降低征兵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部分高校虽设立了专门的征兵领导小组,但往往仅简单安排一下本校的征兵工作主要内容,并未起到实质效果。学校的征兵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和部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实效性。(二)学生国防意识淡化、奉献精神不足当前我国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现状并不乐观,大部分高校都忽视军事理论课程的设置,往往仅开设短短几节课程,并流于形式,导致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不强,加之近年我国国内外局势相对平稳,导致大学生对国际形势认知不足。此外,受市场经济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期毕业后找到薪水丰厚的工作,排斥收入少又辛苦的军旅生活④。(三)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当前我国适龄青年多为独生子女,并且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缺乏劳动,加之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偏低。当前高校每周体育课设置较少,考核较松,不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此外,也有一些大学生自律能力较低,养成熬夜、抽烟、喝酒、饮食不健康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四)征兵宣传不到位我国发展大学生征兵工作时间相对较短,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上不够完善,这也导致部分高校在政策解读、具体宣传与执行中经常出现问题。并且由于高校缺乏长期有效的征兵机构,征兵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许多的在校大学生并不清楚征兵政策和相应细节,甚至一些大学生都不知道可以在大学入伍这件事。三、提高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实效性的对策(一)创新征兵工作机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3号)规定“普通高校要切实落实中央有关规定设立武装部,保障高校学生征兵工作人员、经费、场地投入,确保高校学生参军入伍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所以,创新征兵工作机制,组建高校武装部,专门负责在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以及征兵入伍有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