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行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特制定郑州轻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一、工作基础郑州轻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原轻工业部直属的以轻工为办学特色的本科学校。现设52个本科专业,拥有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单位,2011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郑州轻工业学院协议。建校30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数万名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程人才培养经验。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加强教学基础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工程建设扎实开展,成绩突出。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近10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评选活动,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性竞赛,获得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次,获得全国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1次,获得“挑战杯”、“数学建模”、“智能车”、“节能减排”、“广告艺术”、“电子设计”、“艺术展演”等国家级奖项21项。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了公共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和教授工作室建设,同时不断强化校企合作,与红塔集团、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神马集团、新飞集团、许继集团等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实践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学校以此为契机,加大工程教育改革力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良好基础。二、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精神,以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和良好的实践平台为依托,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逐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三、计划目标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思路,有计划地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2-2015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240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150项、创业训练项目80项、创业实践项目10项。2012年各项工作已启动,计划设立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项。四、计划内容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原则上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鼓励低年级学生申请,鼓励学生团队申请。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2.创新训练项目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申报,可以是个人或团队(不超过5人);创业训练项目面向二、三、四年级学生,仅限团队(不超过5人);创业实践项目面向三、四年级学生,仅限团队(不超过5人)。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研究,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项目。3.申报项目学生需认真填写《郑州轻工业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见附表),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自主管理。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学生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保证在校期间完成。4.各类项目负责人限1-2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有未结题项目的学生不得申请。5.申报项目组须由学生选定或学院配备指导教师1-2名,指导教师需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积极鼓励各项目聘请优秀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担任导师。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创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