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据轧辊的配置、轧辊的运动特点和产品的形状、轧制可分为三类:纵轧、横轧、斜轧2、讨论简单轧制过程主要研究几何变形区。几何变形区的主要参数有:接触角、变形长度、变形区几何形状系数3、稳定轧制过程中,中性角、接触角和摩擦角之间的关系式为:4、宽展的组成:滑动宽展ΔB1,翻平宽展ΔB2,鼓形宽展ΔB35、轧制时主电机轴上输出的传动力矩,主要克服的阻力矩有:轧制力矩M,空转力矩M0,附加摩擦力矩Mf,动力矩Md6、自由锻的基本工序包括:镦粗、拔长、冲孔、扩孔、弯曲、切割等。7、冲孔的方法通常包括:实心冲子冲孔、在垫环上冲孔、空心冲子冲孔8、锻造过程中常出现的缺陷有:过热引起的气泡、过热引起的晶粒粗大、过烧引起的断裂、锻件不当引起的人字形裂纹等(表面结疤、毛刺、划痕)9、评价板材冲压工艺性的方法包括均匀延伸率、屈强比、硬化指数和塑性应变比。10、孔型轧制时宽展类型分为: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迫宽展。11、实现带滑动拉拔的基本条件为:Un>Vn,即线的运动速度大于绞盘的圆周线速度12、带滑动多模连续拉拔配模的必要条件:当第n道次以后的总延伸系数大于收线盘与第n个绞盘圆周线速度之比13、带滑动多模连续拉拔配模的充分条件:任一道次的延伸系数大于相邻两个绞盘的速比,或相邻两个绞盘上线的速比大于该两个绞盘的速比。14、金属挤压时,按金属流动特征分类有: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侧向挤压16、正向挤压时,锭坯的尺寸为60mm,挤压杆的移动速度为100mm/s,20mm的圆棒单根流出模孔的速度则为900mm/s。17、“Y”孔型的特征参数:形状参数K=b/R,面积参数M=f/d2,内接圆参数G=d/b18、孔型轧制的品种包括:线杆、棒、管、型212二、名词解释1、连续挤压:一种无凸模挤压。利用凹模腔壁与毛坯表面间的摩擦力作为动力,使材料受压通过凹模口而成形,由于凹模是作旋转运动,因而只要保证在模腔施加足够的驱动力,即可使该过程连续进行。2、集束拉拔:是将两根以上断面为圆形或异形的坯料同时通过圆的或异型孔的模子进行拉拔,以获得特殊形状的异型材的一种加工方法3、闭式模锻:又称无飞边模锻。即在成形过程中模膛是封闭的,分模面间隙是常数。4、液态模锻:将一定量的液态金属倒入金属模膛,随后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处于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的金属液发生流动并凝固成形,同时伴有少量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5、脱皮挤压:将锭坯的表层金属留在挤压筒内的挤压方法。是在生产黄铜棒材和铝青铜棒材时常用的一种挤压方法6、挤压缩尾:挤压制品尾部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漏斗形缺陷。它产生于挤压过程的后期,是由于中心流动快,体积供应不足,边部金属向中部转移形成的。分中心缩尾、环形缩尾和皮下缩尾三种7、轧制负荷图:是指一个轧制周期内,主电机轴上的力矩随时间而变化的负荷图。9、冲压:是通过模具对板料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因为通常是在常温条件下加工,故又称为冷冲压。10、孔型系:将锭坯轧成所需的形状,要经过由大到小排列的一系列孔型,这一系列孔型称为孔型系。11、填充系数:挤压筒内孔横截面积与锭坯的横截面积之比12、挤压比:挤压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用挤压前毛坯的横截面积与挤压后制品的横截面积之比表示13、轧制过程中性角:前滑区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14、轧制压力:是指轧件给轧辊的合力的垂直分量。亦即指用测压仪在压下螺丝下面测得的总压力15、热轧: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16、冷轧: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17、最小可轧厚:是指在一定轧制条件下(轧辊直径、轧制张力、轧制速度、摩擦条件等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怎样调整辊缝或反复轧制多少道次,轧件不能再轧薄了的极限厚度。此时轧件的轧出厚度等于轧前厚度18、轧制工作图表:时间与各机架工作状态图三、简答简析:1、举例:复合成形技术铸轧、辊锻、铸挤铸轧:铸轧也称无锭轧制,工艺的显著特点是其结晶器为两个带水冷系统的旋转铸轧辊,熔体在其辊缝间完成凝固和热轧两个过程,而且在很短的时间(2~3s)内完成。2、举例:短流程生产新技术铸轧法生产铜管、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