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户县慧能达高三高考地理攻略专题17环境保护学案1/6陕西户县慧能达高三高考地理攻略专题17环境保护1.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4.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5.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1.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主要特点。2.运用资料,考查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措施。3.结合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或者PM2.5最新数据,分析大气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来源、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具体事例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4.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最新信息,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原因。5.结合近期石油价格波动,考查能源问题及应对措施。6.结合我国实施的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考查环境管理的目的、对象和执行主体。陕西户县慧能达高三高考地理攻略专题17环境保护学案2/6分析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时,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剖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环境变迁的因果链→总结与之相关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具体可从以下思路展开:(1)自然原因分析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原因(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分析人口增长。农业结构与生产方式。能源消费结构与工业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与政策导向。(3)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措施1.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答案】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陕西户县慧能达高三高考地理攻略专题17环境保护学案3/6【解析】植物入侵指某种植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在当地适宜的土壤、气候和缺少天敌抑制的条件下得以迅速繁殖,并取代原有植物。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其长势难以控制,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点睛】该题考查生物入侵的危害。结合柽柳自身的特点说明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注意结合材料,侧重说对周围物种生存造成的影响。2.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8)。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解析】森林作为陆地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防风固土等作用明显。植被恢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不同的次生林,由于植被种类不同,密度不同,根系所扎的深浅不同,其保持水土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自然恢复的次生林结构较复杂、植被种类和数量更丰富、根系更发达,故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考点:不同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