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数学1.2.3循环语句检测试题新人教B版必修3一、选择题1.在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中有“whileA”,其中A是()A.循环变量B.循环体C.开始循环的条件D.终止条件[答案]C[解析]根据while循环语句可知当满足A时,开始循环,所以A是开始循环的条件故选C.2.下列对while语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就执行循环体B.当条件不符合时,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出循环C.while语句的格式为:while—表达式—循环体—endD.while语句的特点是“后测试”,即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判断是否满足条件[答案]D[解析]while语句的特点是“前测试”,即先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后执行循环体.3.下列关于for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for循环中,循环表达式也称为循环体B.在for循环中,步长为1,可以省略不写;若为其他值,则不可省略C.理解for循环关键是理解为循环变量设定初值、步长、终值D.在for循环中,“end”控制结束一次循环,开始一次新的循环[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for循环的综合考查,理解for循环的关键是理解循环体在计算机中是如何执行的,故选C.4.下列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x=1;y=1;z=0;whilex<=4whiley<=x+2z=z+1;y=y+1;endprint(%io(2),z);x=z+1;y=1;endendA.3,4,5,6B.4,5,6,7C.5,6,7,8D.6,7,8,9[答案]A[解析]第一次执行循环,得到z=1,y=2,可以断续执行循环;第二次执行循环,得到z=2,y=3,可以继续执行循环;第三次执行循环,得到z=3,y=4,内循环结束,输出z,即3.然后执行x=x+1,y=1,得到x=2,y=1,再次执行内循环,得到z=4,然后依次可以得到5和6.当z=6的时候,x=5,外循环结束,所以程序结束.5.阅读下面的程序,该程序执行的循环次数是()S=0;fori=-55150S=S+iendSA.30次B.31次C.29次D.32次[答案]D[解析]循环变量i的初值为-5,终值是150,步长是5,因此当i=-5,0,5,10,…,150时,执行循环体,共有32次.6.下列问题可以用循环语句设计程序的有()①求1+3+32+…+39的和;②比较a、b两个数的大小;③对于分段函数,要求输入自变量,输出函数值;④求平方值小于100的最大自然数.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解析]①④可以用循环语句设计程序;②③要用条件语句设计程序.二、填空题7.在求1+2+3+…+50的值时,在Scilab中的文本编辑中写出的程序如下:则横线上应填写的语句是________.[答案]S=S+i[解析]横线上的内容是循环体,即对变量S进行累加,所以S=S+i.8.执行下面的程序语句,输入a=3,b=-1,n=4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答案]4[解析]循环体被执行了四次,第一次执行循环体得到的结果是:c=2,a=-1,b=2,i=2;执行第二次得到的结果是:c=1,a=2,b=1,i=3;执行第三次得到的结果是:c=3,a=1,b=3,i=4;执行第四次得到的结果是:c=4,a=3,b=4,i=5,这时的c被输出.三、解答题9.高一(3)班共有54名同学参加了数学竞赛,现在已知这54名同学的竞赛分数.请设计程序.要求计算竞赛成绩优秀的同学的平均分并输出(规定90分以上(不含90分)为优秀).[解析]程序如下:一、选择题1.下面程序的作用是()A.求1+3+…+9+11B.求1+2+3+…+10C.求1×3×5×…×11D.求1×2×3×4×…×10[答案]B[解析]i的初值为1,sum的初值为0,步长为1.程序的处理过程为:第1轮的结果为:sum=0+1=1,i=1+1=2;第2轮的结果为sum=1+2,i=2+1=3;第3轮的结果为:sum=1+2+3,i=3+1=4;…;第10轮(最后一轮)的结果为:sum=1+2+3+4+5+6+7+8+9+10,i=10+1=11.i=11>10,跳出循环.故选B.2.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A.21B.13C.17D.25[答案]A[解析]执行第一次后,i=3,S=9;执行第二次后,i=5,S=13;执行第三次后,i=7,S=17;执行第四次后,i=9,S=21.二、填空题3.下面是一个用于计算+++…+的程序,试填上适当的语句.[答案]s=s+1/(i*(i+1))[解析]累加求和需用赋值语句“s=s+1/(i*(i+1))”.4.如果以下的程序运行的结果为240,那么在程序中while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