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概述根据北京现代制造业和煤炭行业对机电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专业设置两个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煤矿机电技术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主要面向北京机电一体化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培养机电高技能人才;煤矿机电技术方向主要面向华北主要产煤地区,培养煤矿机电高技能人才。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校内产学一体”、“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能力为主线、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重点建设《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维修》3门优质核心课程;培养自动化生产线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方向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骨干教师6名;注重培养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聘请12名企业机电技术方面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等5个实训室(中心),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北汽福田、北京嘉昌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首钢集团、京煤集团、中煤北京煤矿机械责任有限公司等10多家北京制造企业和煤炭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与60多家企业签定顶岗实习协议,保证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开展机电一体化、低压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2000多人次,为首钢集团等企业转岗职工再就业进行技术培训300人次,为北京现代制造企业和华北地区煤炭企业培训矿、厂长和技术人员300人次,开展技术服务项目10项;建设专业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2本专业示范建设项目总需资金为1370万,其中,中央财政465万,北京市905万。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教学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一、建设基础(一)社会需求1.北京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急需机电高技能人才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工业的支柱产业。北京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产业、医药产业、都市产业六个制造业领域,预计到2008年,现代制造业将完成工业总产值6300亿元以上。其中,以北京现代、北京吉普、北汽福田等汽车制造企业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预计到2008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以昌平科技园、顺义开发区、通州产业园、亦庄开发区、丰台科技园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产业,预计到2008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950亿元以上。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据调查,目前北京现代制造业中,高级工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职工总数的18.2%,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4%,发达国家高达40%。技能人才的总量较少,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低、存在年龄断层,已经成为制约首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2.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急需矿山机电高技能人才近几年,煤炭行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影响煤炭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全国煤炭行业普遍缺乏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16.3%,没有达到全国17.2%的平均水平。按照煤炭产业的发展规划目标和各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有88%的煤炭企业急需采矿专业人才,96%的企业缺少机电等技术类人才。近几年煤炭类高职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1.5以上,而且供需比还会持续紧张。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3加快培养煤炭紧缺技能型人才,提升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是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2006年4月,教育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开展校企联合办学,采取委托培养、对口单招、订单培养、提前批次录取、设立定向奖学金、偿还助学贷款、提高就业待遇等措施,加大煤矿人才培养力度。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二)专业定位根据北京现代制造业和煤炭行业对机电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专业设置两个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煤矿机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