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育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发展。其中,老子的德育思想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渗透老子德育思想,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及品质道德水平。文章主要就老子德育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开展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关键词】老子德育思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我国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品质、思想文化、精神觀念的总和。而中华传统文化又是以老子、孔子等道德文化为本体发展而来的。因此,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发展,重视对老子传统德育思想文化的传承。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意义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已经势在必行。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问题(一)传统文化认识度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世界文明已经连为一个整体,西方与中方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就此展开。首先,就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明显。大多数学生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文化基础薄弱,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各种负面因素影响,致使道德辨别意识不足,在道德认识上表现出肤浅、混乱,甚至出现严重的道德偏差。在道德行为上也表现出无礼、易变,甚至出现失控。还有个别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程度并不高,却对西方文化、风俗习惯更加感兴趣。其次,由于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高职学生从踏进校门就把专业知识学习放在第一位,几乎没有时间认识和学习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对将来的就业没有帮助。再次,传统文化知识从内容上看极为复杂,同时又承载着中华文明3500年的历史,短期的理解和阅读收效甚微。而专业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能学习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体验到专业技能的实用价值,并能很快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传统文化无用”的思想在广大学生观念中根深蒂固。而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校市场竞争力,也会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粗浅的层面。(二)传统美德意识不足中华传统美德可谓博大精深,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要诚实守信,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在家庭中要做到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而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美德、公共美德,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尊师重教,勤劳敬业。然而当下高校教学中,学生面对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文化诱惑,传统美德观念越来越淡泊,甚至一些学生已经出现了德信危机,集体主义意识缺乏,甚至在学校学习中违反校规校纪,考试作弊,欺骗同学、教师、家长,严重违背了传统道德规范,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也因此而降低。二、老子德育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意义(一)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老子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等德育思想,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1]。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实际教育中,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老旧,而且具有功利主义,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亟待提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老子德育思想,不但能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传统德育文化的精髓与智慧,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道德品质明显提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十分有利。(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形成和谐师生关系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只有教师综合素养提升,言传身教,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