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的当代价值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新的理论和实践环境下对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完善升级后的新型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来看,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新型发展观,站在新的时代拐点,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进一步明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价值功能,进一步凸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既是新型发展观,也是全面发展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篇章”。不仅如此,五大发展理念还是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的核心问题始终不曾脱离宇宙与人生的关系。自古以来,人类实践始终建基于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度把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是对宇宙与人生关系思考和把握程度的评判标准。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实践。也即是说,“三观”在人类思维层面居于主导地位,对人类实践方向和方式的选择起重大导引作用。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改造世界而非解释世界,这是越来越多人所周知的哲理。理论和实践一再表明,改造世界的实质就是改造我们人自身。因此,改造世界必须建基于对狭隘的、片面的、短视的价值观进行纠偏和扶正。“长期以来,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却相对忽视了其价值观与人生观内涵。”人生观的要义是对生命价值进行深度思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是积极关怀生存状态。借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价值观也是分层次的。价值观大体表现为三个层次——物质、精神、终极,并且呈金字塔层级结构。三个层次中,物质关怀最基础,精神关怀建立在物质关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怀基础上,终极关怀则建立于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基础上。终极关怀是对生命价值和人生状态的全新、全面审视,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使命。通俗地讲,如果说物质关怀关注的是人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精神关怀关注的就是人能不能活得更好的问题,那么,终极关怀关注的就是人能不能活得更“全面”的问题。以“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为主题的五大发展理念即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和精神价值基础上的终极价值理念。它以全面审视人的生命价值和人生状态为终极目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科学、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五大发展理念已经从传统“物欲主义”的发展观中剥离出来,将发展的视域延展到精神、终极等更高层次领域。从此意义上说,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主题的相互贯通、相互联结的终极价值观体系。“创新”关注的是人能否打破旧思想的禁锢,做一个“有思想”“有活力”之人,一切围绕着人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都应突破狭隘的、短视的、单向度的、封闭的、利己主义的、不可持续的旧思想的束缚。“绿色”关注的是让每一项人类实践活动都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阈限内进行,以最小的原生代价维护最健康的生存方式。“协调”关注的是作为个体和作为整体的人在人际、“人地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友善地”生存,并确保各个发展领域综合平衡、相互匹配。“开放”关注的是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以博大的胸襟对外展示自身,同时欣然接受外来的正义之声,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共享”关注的是人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以无私公正的心向他人、集体和社会分享发展成果。需要指出的是,“共享的实质是以社会主义公正为价值导向而进行的社会各阶层利益调整,是社会共同利益的体现”。必须明确,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从关注个体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转向关注作为整体的人的存续状态。换言之,五大发展理念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根本问题:人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是否有思想?是否健康?是否友善?是否“大度能容”?是否公正无私?是否在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