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强的党性保证四项监督制度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是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好的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干部的党性,如果党性不强,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一纸空文。要以良好的学风学习掌握四项监督制度。坚强的党性,体现在学习上,就是良好的学风。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准确吃透制度的基本精神、全面掌握制度的主要规定、熟练运用制度的重要条文,这就需要良好的学风作保证。一要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四项监督制度针对过去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中的制度盲点,从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四个方面作出了许多硬杠杠,需要以认真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逐条逐款、逐字逐句去学习领会,熟记于心,如果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就难以真正领会和把握,在工作中难免步入雷池、踩到红线。二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四项监督制度的许多规定是直接针对实际工作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最容易被操作的部位而提出的防治措施,这需要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实际,对照已经通报的违规违纪违法用人案例,举一反三,才能深化对四项监督制度的理解和把握。三要结合改革的新方向学,结合群众的新期待学。四项监督制度是近年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干部群众的新要求、新期望,只有把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自觉置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才能增强学习思考的系统性、前瞻性,只有把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自觉与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贯彻执行四项监督制度。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是贯彻执行四项监督制度的重要主体,在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中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导向作用,必须拿出极端负责的态度。一要正确履行好职责。组织部门是管理干部的职能部门,是党委的参谋助手。四项监督制度政策性强、规定性强、要求具体,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在执行第1页共3页干部政策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为党委选拔任用干部把好政策关、程序关,提出建议意见。二要创造性抓落实。讲党性、负责任,还体现在善于抓落实和抓落实的效果上,要让四项监督制度落地生根,还需要结合实际地加强研究、细化有关操作执行层面的具体规范。如,《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关于除领导班子换届外,一批集中调整干部数量较大的、领导干部的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提拔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都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等规定,都需要组织部门抓紧研究,尽快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规范,才能增强制度的刚性,使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三要通过配套制度抓落实。四项监督制度是干部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孤立地单打独斗,不可能抓得好,因此,需要整体推进干部选拔任用相关制度的建设,为四项监督制度的落地提供保障。比如,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规范动议、提名、酝酿等环节的具体办法,才能保证全程记实制度得以实现,也才能更好地为责任追究提供依据。目前,我们正结合我市作为全省市州地一级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单位,抓紧研究制定选拔任用市管干部初始动议和提名工作、规范民主推荐、考察、酝酿等11个重点突破的制度任务及办法措施。要敢于同违反四项监督制度的行为战斗。四项监督制度,总体上说,是对选人用人权的规范和监督,重点规范和监督的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包括组织部门自身。组织部门在带头和推动四项监督制度贯彻落实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和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敢于同违反四项监督制度的行为作斗争。一方面,对党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要敢于监督,敢于提醒,该向上级报告的要及时、如实地报告,真正做到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敢于抵制和纠正一切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以无畏的勇气、战斗的精神,当好守门员。四项监督制度颁布实施以来,我们把党委(党组)和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特别是责任追究办法的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抓好督促和指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