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漾泉学校郭瑞红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创境激趣,明确目标上个星期四是感恩节,老师带着自己的妈妈去电影院的时候发现: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看电影,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呢?答案:爷爷爸爸(儿子)儿子学习目标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含义。2、学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3、利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问题:1.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1、自我阅读数学书104页内容,思考:22、研讨交流,体会含义、研讨交流,体会含义3.在计算时“两项都参加的”到底应该算几个人?小组探究:1.算出来的人数怎么和实际人数不符呢?2.为什么“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影响了我们解决问题?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探究: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33、绘制、绘制““韦恩图韦恩图””,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跳绳的学生踢毽的学生跳绳杨明李芳刘红陈东王爱华马超丁旭赵军徐强踢毽杨明李芳刘红朱小东于丽周晓陶伟卢强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杨明李芳刘红陈东王爱华徐强马超丁旭赵军杨明李芳刘红于丽朱小东陶伟卢强周晓跳绳的学生踢毽的学生跳绳的学生陈东王爱华张伟丁旭赵军徐强于丽朱小东陶伟卢强周晓杨明李芳刘红踢毽的学生跳绳杨明李芳刘红陈东王爱华张伟丁旭赵军徐强踢毽杨明李芳刘红朱小东于丽周晓陶伟卢强只参加跳绳的学生两项都参加的学生只参加踢毽的学生韦恩(1834—1923)19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1881年发明了韦恩图,又叫文氏图。韦恩图(文氏图)是用封闭的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由于其直观,往往具有特殊的功效。653问题:1.看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想一想,参加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解答?9+8-3=14(人)44、读懂、读懂““韦恩图韦恩图””,再次体会,再次体会9人8人足球赛1、下图是各种动物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情况,根据集合图说说各部分的含义。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篮球赛要求:填一填,说一说。2、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3、我们班部分同学的饮食习惯调查:喜欢吃肉的喜欢吃蔬菜的有12人有8人既喜欢吃肉又喜欢吃蔬菜的有3人一共调查了多少个同学?只喜欢吃肉的只喜欢吃蔬菜的(17人)参加语文小组的参加数学小组的32518参加语文小组的有()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人,两组都参加的有()人,只参加语文小组的有()人,只参加数学小组的有()人,参加语文,数学组的一共有()人。4、看图回答问题:三年级部分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22人,参加书法的有2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0人,共有多少人参加兴趣小组?你有几种不同的算法呢?5、解决问题28+22-10=40(人)答:共有40人参加兴趣小组。四、回顾反思,自我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