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识字课型的课堂结构与教学环节刘宪华整体识字的几种方式整体识字的几种方式现在的孩子上学以前都有一些识字量,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方式一个不漏的讲来讲去,会很浪费学生的时间。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就是担心教材上的一个字不认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其实关于这一点,老师大可放心,即使有几个字不认识,并不会特别影响学生的成绩和朗读,而相反,一年级的小学生不超越教材认识更多的字,那才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整体识字的几种方式背诵识字韵角识字部首识字词语归类识字随文识字查字典识字……主要是能利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拓展识字。一、背诵识字:既在背诵(经典积累)的过程中识字主题阅读系列读本的编写体例:在《经典诵读》中,一年级加强了经典积累与识字教学的融合。一年级第一学期:1、选了320句成语;2、分32组、每组10句,用成语接龙的方式完成800个字的识字目标;3、每一组有一个成语故事,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强化识字。4、每一组后面还有一个找成语识字的小猜想。下笔成章章台杨柳柳暗花明明辨是非非同小可可想而知知法犯法法不容情情窦初开开天辟地一、背诵识字:既在背诵(经典积累)的过程中识字下笔成章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从小聪明好学,写起文章来又快又好。曹操对曹植的才华十分惊讶。有一次,他故意问曹植:“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的不错。你是不是请人帮你写的啊?”曹植连忙争辩说:“父亲大人,儿能出口成论,下笔成章,干嘛需要他人帮忙?不信您可以当面考我一考!”……一、背诵识字:既在背诵(经典积累)的过程中识字我会读:用线连连看,有多少个成语章柳暗花明台明辨是非杨非同小可柳可想而知成知法犯法法笔不容情情窦下初开开章天辟地一、背诵识字:既在背诵(经典积累)的过程中识字在一年级上册的《主题读写》中,每一篇文章的下面都有一些韵角一致的词语(读本中,除了一年级上册以外的其它年级,这个部分的内容是,和这篇文章思想情感统一的名人名言),读起来琅琅上口。二、韵角识字,既在体会字音的韵律中识字我爱大山我爱家郭荣安小溪叮咚响,人在半山腰,鸟儿叫喳喳,满眼都是画儿。穿过金竹林,绿林像大海,绕过绿山茶。红花遍山崖。山路弯弯山中行,山是摇篮我是娃,白云深处是我家,我爱大山我爱家。二、韵角识字,既在体会字音的韵律中识字读字词,听自己的声音:叫喳喳遍山崖绿山茶都是画我是娃11小兔盖新房-对对读:《哪座房子最漂亮》小白兔,盖新房,小猴小狗来帮忙。拿的拿,扛的扛,小房盖得好漂亮。进屋一看黑漆漆,原来忘了留个窗。读字词,听自己的声音:房忙扛亮窗一上四单元——我们的画二、韵角识字,既在体会字音的韵律中识字在一年级上册《主题读写》的每一首儿歌后面,都有一个栏目:“读字词,听自己的声音”。而这些字词中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相同的,这样编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好听的韵律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这对学生未来学习韵律诗、理解中国语言打下基础。二、韵角识字,既在体会字音的韵律中识字这种识字方法,利于学生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中国造字的历史,既是识字,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三、部首识字,既将同一部首的字,拿出来一起认识依托部首拓展识字,是一种整体识字的方式。在主题阅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部首识字和写字同时进行,其效果更好一些。为此课题组特别研发了《大单元同步字帖》,此字帖就是将一个单元中的同一笔画、同一部首、同一结构的字放在一起,进行有规律的指导写字。三、部首识字,既将同一部首的字,拿出来一起认识比如说,重叠词说说看:爸爸、妈妈、爷爷……蓝蓝、闪闪……日日、夜夜……,类似这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一个字开花、ABB式词语我知道等。在一、二年级的《主题读写》中,每一单元的后面都有一个栏目,叫“我会读”。这里面所选择的字、词或短句,都是这一个单元文章里面出现过的内容。四、词语归类识字,既按照一定语言规律进行识字。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我们都是好孩子”,在这单元的“我会读”的栏目里,就在文章里找出来以下这些词语让学生们来读:一个问题一群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