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就应注意教给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其自主预习的习惯,这种习惯可在课内和课前培养,那么,应教给学生怎样的预习方法呢?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和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前对小学生提出的预习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种简易、实用的预习方法。第一,教师先把六种预习方法写在黑板上,最好让小学生抄在他课本的反面,以便随时参阅。第二,要求学生明确预习的意义和作用,讲解透“预习法”的意思。第三,让学生把方法背诵下来。第四,以一篇课文为例指导预习。先让学生背一遍预习方法,然后按要求边读边画。只要严格要求,不到一周,学生就基本掌握“六种预习法”。最多一个月学生就基本养成按这六种方法预习课文的习惯。第五,建议学生在课外的读书中试用。要注意的是“预习法”中前“四种”在一年级中使用,后“两种”可在二年级开始使用。到中年级就会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六种预习法”经我反复实践,证明是易行有效的。一开始学生就非常感兴趣,还没让背就背开了,让背时大部分学生已会背了。然后按以上几步去指导。课堂上那边读书边动笔画的情景让人感动。有的学生把课文读了又读,画了又画。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在今后预习课文时会用、乐用。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说:用“预习法”预习课文,学生就拿起笔来,而后伏下身来一边读一边画。实践一长,有的还创出了自己独特的画法。真正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到处留下预习的“足迹”。现在,有许多本人教过已上了高中的学生仍在沿用着这种方法。这种预习方法还可以向课外阅读渗透,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为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奠定了坚实的一步!更重要的是,预习后“考查必须认真”。教师要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多辅导,认真检查。一年级必须在课内,二年级可半扶半放,到中年级就基本放手让学生课前预习。不过,教师“考查必须认真”。在学习预习课文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目的和内容各异,学生的情况又有不同,这“六种预习法”还可有“七种、八种”等许多“变式”。然而,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当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当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