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论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十法株洲市芦淞区栗树山小学黄聪数学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门科学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如何指导学生从小学好数学显得尤为的重要。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特别注重小学生对数学基础方法的掌握。解题方法是开启解决问题之门的钥匙,是学好数学的工具。下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举例论证十种常用的教学数学解题方法:一、顺解法这里所谓的顺解法,就是指学生在解题时已经掌握了一套基本规则和解题步骤。当看到题目时,能产生条件反射,知道只要按照其规则进行操作解题就能获得问题的解。例如,小学生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就能一步一步求出方程的解;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就能求出正方形的面积等等,这些都属于顺解法,这也是常规方法。二、对比模仿法知识是一个迁移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时总是将新问题和前面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比较、类化,试图尽可能找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解题模式和方法去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但模仿的本质是不同的,这就好比徒弟向师傅学做柜子,传统方法教出的徒弟最后能打出各种各样的柜子,而新教法培养出的徒弟除了能打各种柜子外,还能打出其他形式的家具来。三、拆分法学生学到课程后半段会感到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其实是由前面所学的一个个简单的问题复合而成的。例如,二(1)班有女生30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二(1)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这道题分解成两个简单的问题:①二(1)班有女生30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②二(1)班有女生30人,男生25人。二(1)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这样学生在解决此类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就可以这样不断地拆分问题,使问题简单化。四、实践操作法对于小学生,有些知识的结论通过亲手做出来,有助于解决一些对思维要求比较高的问题。比如从1,2,3这三个数字中选出两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两位数,可以组成多少个?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实践操作能够不重复不遗漏的将满足条件的两位数都找出来,最重要的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我们能更好的渗透有序思想,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提拔。五、画图法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画图,可直观的得到答案,或理清思路。画图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直观图;二是线段图;三是形象图。绘图不仅在空间几何上有具体要求,在数与代数的知识上作用也是应该重视的。在解决相遇问题和单位“1”的问题时,图形的特性能让我们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六、整合法有些问题让学生从局部入手会发现相当复杂,而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反而会发现问题简单化了。例如,有一杯牛奶,第一次喝掉一半;然后用水加满后,第二次仍然喝掉一半";再用水加满,再喝掉一半……用这样的方法,到第十次时,把杯里的牛奶全部喝掉。一共喝了多少牛奶?小学生如果考虑每次喝了这杯牛奶的几分之几,显然是太复杂了。而教小学生从整体上看,一开始是一杯牛奶,中间只是添加了水,最后全部喝掉了。也就是说不管喝了多少次,整个过程中所喝到的牛奶就只有这一杯而已。七、列表法当学生遇到数量关系比较多的问题时,会发现叙述的语言也比较复杂,不容易理清头绪。这时如果用列表的方法把有用的信息以表格形式表示出来,对于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学习数据的整理与收集时,表格的使用可以让复杂的数据简单明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很有帮助。八、举例法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多种情况,考虑问题时需要一一列举出来。举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列表法和画图法。例如,例如22只小动物去参加旅行,大房间可以住6只,小房间可以住4只,有多少种不同的住法?这道题就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九、逆推法当出现如果已知某种数量或事物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发展,产生变化后的结果,问题确是追溯它的起始状态的时候,一般可以教小学生用逆推法(即倒过来推想)去解决。十、等量替换法如果一道题中的两种量存在着相差关系或倍数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用等量替换的方法去进行推想。总而言之,数学方法的探讨是一个很广阔的话题,对于学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