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初中孩子沟通五、七~八年级,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一个七年级的女生,看到另外两名同学有说有笑,而且有时还说些悄悄话,她心里就不舒服,并且总认为这两位同学在说她的坏话。于是,趁别人不注意,她将这两位同学的书包扔到了楼下……一个八年级的男生,研习成绩一般,在班里很少说话,但他记了厚厚两本日记,并且这些日记的形式大多都是“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死了好……”……很多家长经常向我反映这样一个问题:自从孩子上了初中之后,他们的很多行为都变得很古怪,例如,孩子频频会表现出暴力倾向;孩子有时很自信但突然一下又变得很内向;孩子经常会莫名其妙地不说话、不理任何人……孩子的每种行为面前都隐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其实家长们反映的这些问题,还有下面的两个事例,都说明了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到了七~八年级,孩子在心理上进入了一个关键期,这也就是教育学家所说的“心理性断乳期”。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的个性将在这一时期初步定型,而且很多的心理问题也会在这一时期显露进去,并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展。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取得及时解决,那这种心理问题很容易演化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孩子很可能就会变成第二个“马加爵”,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和幸运。在多年与这些初中孩子接触的经过中,我把这一年龄阶段孩子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总结成了以下几点:1.暴力心理。孩子的暴力心理表现熟手为上就是,对他人或自己进行伤害。现在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孩子很多,他们经常因为一点大事不开心,就会对他人大打出手,或骂骂咧咧,有些孩子乃至以伤害、打击别人为乐趣。2.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指一种长期的心境低落状态。这些初中的孩子在研习方面、交友方面、与父母沟通方面等,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如果这些问题和困难长远生存,就会招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进而出现内向、寡言少语、情绪低落等现象。3.多疑心理。孩子的多疑心理表现熟手动上就是敏感,很多孩子频频把别人无意中说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是对自己的轻视或耻笑,并为此温文尔雅,严重影响到一般的研习和生活。4.内向和自信交替出现。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智力潜能,他们很难对自己做一个全面而恰当的评价,而只凭一时的感觉对自己下结论。每当取得成绩时,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但每当遭遇失败时,他们又会因为自己的极度无能而内向。其实确切地说,这些都是孩子不够自信的表现,都是孩子的内向心理在做怪。5.有自戕倾向及行为。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自戕倾向和行为是很少出现的;而在初中阶段,孩子们的这种倾向和行为就会明显上涨。有时,这些孩子因为一点大事就会产生自戕念头,如成绩没考好、与父母发生辩论、与同学发生矛盾等。不论是处于什么具体原因,总体来说都是由于青春期孩子需要面对的困难和郁闷突然增多而引起的。这些困难和郁闷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积聚起来而招致心理崩溃,进而使这些孩子产生自戕的倾向及行为。因此,从孩子的这些心理变化方面讲,很多教育专家都把七~八年级这段时期定义为“危险期”。因为我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相处,我曾翻阅了大宗资料,并根据教学实践研究分析过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我发现这些孩子之所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他们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不协调而引起的。在人生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此人的身心发展才能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但初中阶段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发展十分迅速,大约两年的时间身体发育就会达到幼稚状况。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是绝对迟钝的,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幼稚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七~八年级孩子的身心就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例如,身体的幼稚会使这些七~八年级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成人感,他们希望尽快离开小孩子的状况,进入成人的世界,他们渴望取得社会、老师、家长等予以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由于他们短缺社会经验,他们的行为频频会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