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德育教学更应灌输爱内容摘要: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爱能化解冰露,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教育是传递爱的事业,爱能让教育事业更灿烂。关键词:农村学生倾注师爱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关注农村,重视建设新农村,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生活跟上了,精神生活也提高了。我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受到新农村的影响,在学生德育教学也有了一些新变化,更为注重爱的教育。向学生灌输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1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种呵护就是无微不至的爱。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教育是传递爱的事业,“以火点火火愈明,以爱知心心愈爱”。我们只有把爱始终地贯穿于教育事业,才能让所有的露珠更加晶莹透亮,让教育事业更加辉煌。二、面临基本情况1、学生方面:a由于处于农村地区,有很多农村的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理,导致学生在文明礼仪,生活习惯放面存在不足,导致学校在德育工作面临压力。b学生自身目标不明确,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c由于农村,家长大部分出外务工,导致缺乏管教,大部分都由爷爷奶奶照顾。家庭离异的情况比较多。缺乏家2庭温暖。学生心理缺乏爱。2、家长方面a由于农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工作上,相对来说管教孩子的时间相对少了。b家长本身的教育水平不高,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导师过分的溺爱孩子。c传统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学生心理不平衡缺乏爱。三、采取的措施面对以上情况,我校采取了特色的德育教学,更为注重爱的教育,想学生灌输爱,让学生懂得爱,感受爱,从而爱他人。1、让课堂充满爱。现代教育家特金在谈情感教育时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3引起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虽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更不可能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关爱眼神、一句激励的话、一个关心的动作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升腾起一种自信。2、爱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所以,只有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笑让人感到和蔼可亲,一个小小的微笑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位满脸严肃的老师,孩子们往往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一位常带微笑的老师,却常常能与孩子打成一片。当你带着微笑提问时,孩子们会勇敢地举起小手;当孩子回答错误,你用微笑示意他坐下,孩子们便会有下次举手的勇气。记得有一次,由于上课前班上4的同学生事了,我火冒三丈,并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孩子们看到我生气的模样,大气也不敢喘,整节课都提心吊胆。即便我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们也生怕被怒气波及,结果没有一个人敢举手,整堂课下来,教学效果甚微。相反,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3、关爱的话语能让孩子更自信。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无数的词语来表达,而每一句和蔼、关切的话语,都会在学生中掀起情感的波涛。多对学生说“你能行,你一定能行!”“你真了不起!”“我真佩服你!”“你做得真好,老师真喜欢你!”……进行语言激励,5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当孩子们表现出色时,教师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经常走近学生身边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声的赏识和赞扬,多给学生关爱,课堂也会更精彩。4、用爱与学生建立友谊。“爱”一个温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