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爷爷和小树》前奇务小学王艳芬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认识“ㄥ”和“刂”2、会读课文。3、体会人与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学习重点:认识本课生字,会读课文。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偏旁组字卡。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感觉怎样,我们穿什么?你们看这棵小树(边说边画)叶子已经掉光了,北风呼呼地刮着,他感觉怎样,又会说些什么呢?你怎样帮助他?有位老爷爷和你们一样也想帮助小树,他是怎样帮助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5爷爷和小树。认识“爷”字(联系天气变冷的实际及形象的笔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唤起他们对小树的同情与关爱,自然地导入新课)二、看图练习试读课文,找出应注意读错的字“和huō”,指名读课文三、自学生字1、提问:平时你们用什么方法自学生字?(①在书上画字②拼读③组词④记字形……)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学会。3、有不会的组员互相请教。这样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自主探索、代表作交流提供了最好的空间。四、检查自学生字情况1、提出自学中不明白或不清楚的地方,集师生共同解决。2、指名在书中读生字词。3、出示卡片拼读。4、两人比赛读。5、开火与读。6、认识偏旁“刂、冫、灬、人”记忆字形(介绍好的识记方法)7、找朋友:出示偏旁组字卡,组织做游戏,如:“父”和“卩”好朋友,它俩合起来就念yé。8、找生字全体看前边生字抢读。9、组员互查、共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通过各种形式比赛认读,识记字形,合作互助,使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既检查了自主学习的情况,又很好地巩固了自学成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五、初读课文1、读文认识自然段:(每自然段讲一个意思。每自然段前有个明显标记,即空两格。一个自然段可一句话,也可几句话。)2、读文找出不明白地方:如“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绿色的小伞”指什么?3、读文领悟人与树关系。想象表演。提示:寒冷的冬天,小树感觉怎样,它会说些什么,老爷爷会怎么做,怎么说夏天呢?爷爷感到怎样,会怎么说,小树呢?4、小组合作表演5、指名表演(通过想象表演,充分调动了学生读文的积极性,同时丰富了课文内容深刻地体会了人与小树的关系)六、总结:你本节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5个生字和一个词语。2、会认8个字。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4、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教学重点:“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教学准备:自制CAI课件、生字卡片、小红花。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在篇课文的生字并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来认读生字。看谁认得快?(指认5个生字)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齐读课题《爷爷和小树》)3、复习“小”。(1)(遮住课题“小”)问:你还记得这是什么字吗?(齐读“小”)对吗?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它的音。(指名读,齐读)[(2)课题里用“小”组的词是“小树”。(教师范读)“树”是翘舌音,要读准。“爷爷和小树”第二个“爷”是轻声。(带读,齐读)二、检查读书。1、自由读。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谁读得好就可以为本组争得一朵小红花,比比哪组红花多。先请大家自己练习读一读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请教。2、检查读书情况。3、齐读课文。4、总结小组获奖情况。三、读讲新课。1、学习第一段。(1)请小朋友齐读第一段,找找里面哪个字是这篇课文里学过的生字?(口)(2)你会用“口”组词吗?课文里组的词是(门口),谁家门口?(我家门口)我家门口有什么?(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3)指导朗读。请你用自己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指读、引读)(4)、指导背诵。2、学习第二段。(1)过渡:(打开CAI课件,显示冬天图)这是什么季节?(冬天)(贴:冬天)对。这就是北方的冬天,那儿的冬天可冷了,天上下着大雪,小朋友都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在这么冷的天气里,爷爷在干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