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第2课时)习题课新人教版选修5练基础落实1.下面是有机合成的三个步骤:①对不同的合成路线进行优选;②由目标分子逆推原料分子并设计合成路线;③观察目标分子的结构,正确的顺序为()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2.下列物质中,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烯烃的是()3.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它与下列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所生成的产物不正确的是()A.与HCl加成生成CH3COClB.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C.与CH3OH加成生成CH3COCH2OHD.与CH3COOH加成生成(CH3CO)2O4.在有机合成中,制得的有机物较纯净并且容易分离,故在工业生产中有机反应往往有实用价值。试判断下列有机反应在工业上有生产价值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D.反应④⑤⑥⑦是取代反应6.分析下列合成路线:质应为下列哪种物质()7.A、B、C都是有机化合物,且有如下转化关系:,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16,C能与A反应生成酯(C4H8O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是乙炔,B是乙烯B.A是乙烯,B是乙烷C.A是乙醇,B是乙醛D.A是环己烷,B是苯8.1,4二氧六环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取。,则该烃A为()A.乙炔B.1丁烯C.1,3丁二烯D.乙烯9“”.格林尼亚试剂简称格氏试剂,它是卤代烃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作用得到的,如:CH3CH2Br+Mg――→CH3CH2MgBr“—,它可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其中的MgBr”部分加到羰基的氧上,所得产物经水解可得醇。今欲通过上述反应合成2丙醇,选用的有机原料正确的一组是()A.氯乙烷和甲醛B.氯乙烷和丙醛C.一氯甲烷和丙酮D.一氯甲烷和乙醛10.由1,3丁二烯合成2氯1,3丁二烯的路线如下:反应类型为()A.加成、水解、加成、消去B.取代、水解、取代、消去C.加成、取代、取代、消去D.取代、取代、加成、氧化【练综合应用】11.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A.8种B.10种C.14种D.16种12.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Na2CO3、NaOH溶液反应C.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3种13.环己烯可以通过丁二烯与乙烯发生环化加成反应得到:实验证明,下列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环外双键比环内双键更容易被氧化:现仅以丁二烯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按下列途径合成甲基环己烷:请按要求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14.下图是以苯酚为主要原料制取冬青油和阿司匹林的过程:(1)写出①、②、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溶于冬青油致使产品不纯,用NaHCO3溶液即可除去,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2)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