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校园妈妈”最美教师,美的不只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心灵美。那种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传递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将我们乡村教师的时代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效仿学习的楷模,她的爱在阳光下显得更加耀眼夺目!她就是渠县水口乡第一中心学校的教师洪利霞。2003年9月,刚从渠县师范学校毕业的洪利霞,来到了距离县城六十多公里的丰乐乡光明村小代课。由于交通不便,每天要在学校和住所之间花费数小时的时间。当时的村小,只有一个手摇铃,几间破旧的教室和含她在内的三名教师;一张张长课桌、一条条长板凳要挤着四名学生上课。对于从小在街上长大,生活条件较好的她来说,第一次来到光明村小,看见眼前的这一切,她的眼眶红了。然而她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选择了留下来。因为她听说这里的孩子们找不到老师。看着孩子们那天真质朴的脸,兴奋却又担心的表情,她深深的知道,孩子们需要她。于是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要留下来。从此,她便和学生、教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她接手的班级是一年级,在村小,一年级一周的30节课都由她一人承担。为了能够较快的和学生相互熟悉、适应,课余时间,她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聊天,给女孩子们梳头、扎辫子。没过多久,孩子们就喜欢上了这位新来的老师。只要一下课,孩子们就紧紧地围绕在她的身旁说说笑笑。在上课的过程中,她发现孩子们连最简单的、在幼儿园就该会写的“a”,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写。他感到非常的惊讶,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由于没有老师愿来上课,这些孩子根本就没上幼儿班,而是直接读一年级了。于是,她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一个一个、手把手的教孩子们。没过多久,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当中秋节来临的时候,她从仅有的400元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为每个孩子购买了月饼、小零食和学习用品。孩子们开心极了,围着她蹦蹦跳跳转起了圈。很多时候放学后,孩子们都热情地邀请她去做客。有的孩子,因为她没去,还会不高兴就这样,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他们都打心眼儿地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老师。刚开始来到这儿的心酸,一下子变成了浓浓的幸福。有一天下课后,她和孩子们在操场上玩,突然因事被丰乐乡小学的教导主任叫走了。孩子们看见后,集体冲出校门,一个个带着哭泣的声音呼喊道:“老师,您去哪儿?老师,您去哪儿?”那一刻,在她心里永远也抹不去,那一刻,她更深深的体会到,孩子们是多么的需要她。从此以后,她对孩子们更是倾尽了所有的爱。每天,她总是最早赶到校,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由于在校整天排满了课程,她总是在家里备课,又因刚刚踏上教学生涯,教学经验欠缺,为了使学生能听懂,她备课非常认真细致,所以每晚都是很晚才休息。甚至有时的作业没有改完,她都要拿回家,坚持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她的辛勤耕耘,终于得到了收获。在期末考试中,孩子们个个都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还有几个孩子的语文取得了满分,当时在中心校也寥寥无几。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她慢慢地变得越来越瘦弱。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她和往常一样早早地从家里出发前往学校,快到校门口时,她突然晕倒在了路边。附近的一位学生家长发现后,将她扶到了自己家里休息。当她醒来的时候,依旧感到身体不适。即便这样,她仍然忘不了孩子们,下午就又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孩子们身边,为他们继续上课。这就是她,一位农村偏远山区的代课老师,为教育奉献了自己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