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教材分析园地三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用“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的规律来识字。另外,以展示台的形式引导学生懂得从商品包装上或商标上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口语交际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就身边的垃圾问题进行交流;二是把想法说说、画画,然后到课外去实践。通过背诵小诗、口语交际,让学生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2、正确地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3、与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4、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自觉保护身边的环境卫生。课前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课前收集食品的包装或商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与说明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小朋友,春天真是百花盛开,美不胜收呀!公园里、路旁边到处鸟语花香,让人留恋忘返。你们看,学习园地中也盛开着鲜花,让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二、我会认11.认字,相互帮助学习。2、请学生当小老师来领读带拼音的字。3、去掉拼音读一读,说说怎么记这些字。4、谁在今天的识字中又有新的发现?(说出“加一加”、“减一减”方法的奖给一朵小红花。)5、回忆所认识的字,哪些也可以用“加加、减减”的办法记。[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合作的精神,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我会认21、(课件呈现第二组字2.请学生讨论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3、谁又有新的发现?(得出“合一合”方法的奖给红花。)4、老师用课件出示几朵小花,小花中的字为:女、马、子、口,请学生将两朵小花合为一朵大花(一个字)。[鼓励学生探索、发现,自主找到识字规律,同时也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获得成就感。]四、展示台1、请学生拿出课外收集的商品包装或商标。2、小组认读。3、说说在课外收集商标时又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4、展示,学生互动认读。小朋友,我们今天真是收获不小啊![生活处处皆语文。鼓励学生自由学习、自主发现。]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小朋友通过课外收集商标识字使我们收获不小啊!二、我会读1、(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词,哪个小组的同学先会读就先胜利。要求:a、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举手示意。b、检查读词时,小组内同学一人读一个,组内同学不得提醒。3、学生准备,老师巡视。4、按举手的先后顺序读,其他同学当裁判。5、请读得又准又快的组介绍自己的经验。6、学生出题考对方。(如:用词说话、找意思相近的词、找结构相同的词等)对方不知道的同学帮忙。[这里的练习采用反过来考对方的形式。这样会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四、读读背背1、(课件出示读读背背)你们真能干,看小鸟都在为你们唱赞歌呢!2、学生自由读。3、交流:“我”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4、指名分节朗读。同桌一个读一个配上动作。5、请小朋友告诫又跳又叫的小鸟。(读背)。五、练习1、读读说说:暖和——暖暖和和明白——欢喜——开心——2、课外收集自己喜爱的小诗读读背背。[教材仅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课堂教学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系统。老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大量阅读,汲取丰富的知识乳汁,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第三课时我们身边的垃圾(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垃圾的来源,知道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但可以处理好。2、在交际过程中,学会倾听老师、同学的讲话,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3、通过画画等,设想垃圾的处理,懂得从小就该爱护环境。课前准备:1、查垃圾的来源。2、多媒体课件一组。3、画画等所需的材料。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揭示话题。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地球妈妈生病了。听,他在痛苦地哼哼呢!你们知道是谁惹的祸吗?告诉你们是垃圾。1、出示班级垃圾桶,猜一猜里面有些什么。2、揭题:这些垃圾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因此,我们称它们是“我们身边的垃圾”。二、回顾调查,说说由来。小朋友,你们在调查生活垃圾的事被地球妈妈知道了,她要和你们说话了。(播放地球的声音:小朋友,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