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回归》教学设计安静小学杨冬梅〔教材分析〕《明珠回归》这篇课文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爱国”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饱满的热情以及清晰地时间顺序记叙了香港回归的动人时刻,表达了华夏子孙盼望香港回归、盼望祖国统一的迫切而又激动地心情,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在朗读训练中不断升华感情,不断体验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感悟文本。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做到读中有感,感后体会。〔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16个生字,理解百感交集等词语。2、在阅读中理解作者详略有致的叙述方法。3、读懂课文,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重温那庄严的时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科学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以及详略有致的叙述方式。2、在阅读中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深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准备〕1、有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相关视频。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3、准备小组合作时所用的表格。(表格具体的形式在设计中有体现)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谈话导入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同学们听这首歌曲让你想到了什么地方?(生答香港)香港这座城市有“东方之珠”的美誉,然而因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曾使香港被英国强行租用了99年,历经沧桑巨变,直到1997年7月1日这个失散了百年的孩子才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香港的回归历程,重温那庄严的时刻。(板书:明珠回归)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课前老师让大家来搜集有关本课历史背景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的资料汇报给大家听一听。(指名汇报资料)2、教师引出“一国两制”,并请大家谈谈对“一国两制”的理解。(生介绍,教师补充)三、学习课文、体会情感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开火车接读课文,检查学生的生字读音,语句的停顿。3、快速浏览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课文的哪部分是描写香港回归的伟大时刻?(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汇报的不完整由其它同学补充。)4、小组合作、自学课文第3—9自然段,并完成表格。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读后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时间事件你的感受月日时分6302330(学生以小组形式自由阅读课文第3—9自然段,并完成表格根据完成的表格进行汇报。表格每人一张。)5、(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6、仔细观看板书,你发现了什么?(作者按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层次清晰、更能体验到人们随着时间的推近那种激动、喜悦的心情。)师:请大家看板书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几个时刻写的如此准确、详细。(学生回报)教师及时补充解释详略有致的叙述方法。7、播放课件,重温香港回归的庄严时刻。(从领导人入座播放到升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8、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9、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3—9自然段。(齐读)教师出示重点句子:(课件)(1)“今夜这个(重要)而(独特)的仪式,将在一刻之间,凝聚香港历史的(改变)和(延续)……师:请根据课文填空,并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学生结合视频和文字谈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体会回归所代表的深层含义。)10、师过渡: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华夏儿女心潮澎湃,让我们继续观看当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师: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激动人心时刻的(10、11自然段)我们应该用什么的语气来读一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为了进行朗读训练教师出示课件: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百感交集地说:“香港,经历了156年的漫漫长路,终于重新跨进了祖国温暖的家门。”数代人的心愿,一百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师:读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学生汇报重点词语如:百感交集、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