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三)时间2015.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刘善成应到人数5实到人数5活动主题山区习作教学研究记录人冉海平活动主要内容1、超前准备,反复体验。俗话说:“笨鸟先飞”,农村孩子一下子写不出来东西,我们可以早做准备。每写一篇作文,特别是单元要求中的习作,应提前把习作内容布置给学生。一般为前1~3天,让他们做好有意观察或资料收集的准备。而在教学起始阶段还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以便于恢复因离开具体事物而失去的原材料的丰富性和鲜明性,形成较完整的、明晰的表象。2、以乐驱学,重"学"轻"教"。放眼当前,孩子对习作的兴趣被教师"教"得越来越少,并且教材常常偏向"教本"功能,远离学生的"胃口"。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找到了一些方法,在习作课上,我和他们一起讲学骑车、吹鸡毛、玩"三条腿走路"、搞时装表演、做一些小实验,学生在玩中获得了写作内容,玩得开心,后面也写得高兴。3、早练多练,提前起步。现行教材在三年级才有习作,二年级以"写话"形式出现,而一年级尤其是第一册没有任何习作的训练项目和要求。其实,在今天这个生活如此丰富的信息时代,哪怕是农村,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都有表达的热情与冲动,我们何妨不教他们写写祝福语、写写贺卡什么的。字,不会写不要紧,可以用拼音、图画代替,他们也会用稚嫩的笔写出让我们心动的文字来。而且我们研讨出一年级还可以引入"拼音作文"。"拼音作文"意谓用拼音写作文。一年级的孩子运用拼音写作,既巩固了拼音,又提高了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不是一举多得吗?习作没有巧,无非是多读多写多练。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写,天天坚持,日日坚持,还怕他们到五六年级还写不出佳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