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作文题目解析1、作文题目:我向他(她)竖起大拇指2、作文指导的重点:学会用一件事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品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的习惯,欣赏周围人的优点。3、解题思路的分析与点拨:(1)、题目分析:“我向他(她)竖起大拇指”是一篇典型的描写人物的习作,根据习作要求,我们十分清楚,此次习作要通过事例来反映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在生活中,你一定会和不同的人发生许多事情,也一定会有人是你心中最喜欢,最佩服的人。我们常常是在这样的人的行为与精神的引领下前行的。他(她)是谁?是我们这篇作文的主人公。他(她)可以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爸爸妈妈,或者老师,也可以是不熟悉的陌生人,甚至是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当然,选择他(她)最让“我”佩服的事来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出真实的情感,以此来突显他(她)的优秀品质。(2)、素材开掘:为什么要向他(她)竖起大拇指?那肯定是他(她)精神或品质方面有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地方,通俗来说就是优点、品质。那么,在你的记忆中,你最喜欢谁?最敬佩谁?他的优秀品质又是什么呢?这样就确定要描写的对象,对习作素材进行了选择,确保了中心的明确。人物的品质都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这也正是“写人离不开写事”的道理。那么要写出你选择的他(她)的优点,想通过什么事情来反映呢?我们要注意从发生在他(她)身上的诸多事件中,选择典型性的,能够突出表现他优(她)点的事情,展开叙述。同时,要注意把事件的“六要素”交待清楚,做到条理清楚,叙事具体。(如:写同学的坚持不懈,可以写埋头苦读、不怕失败,也可以写他在运动场上的表现;写爷爷的好学,可以写他退休后学打麻将,更可以写他学习英语口语;写老师的无私奉献,可以写他课堂上把知识毫无保留地教学生,更可以写他课余为学生拉差补缺……)而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时,人物“怎么做”这件事又最具表现力,因此,写这个事件时,一定要结合人物的具体表现进行刻画,如:外貌、动作、神情、语言、心理等方面,有所侧重地描写,将会具有很强的表现力。(3)、谋篇布局我为他(她)竖起大拇指他(她)是谁?“我”为什么要为他(她)竖起大拇指?他(她)做了一件什么事?怎么做的呢?这件事体现出他(她)的什么品质、优点?校园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家庭里,他(她)是爸爸(妈妈……)你的亲人社会上,可以是不熟悉的陌生人,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警察等我向他竖起大拇指世界上值得我向他竖起大拇指的人有很多:警察叔叔、环卫工人……可我今天要向一位素不相识的普通人竖起大拇指。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搭乘公交车去同学家里玩,突然,耳畔出现了很大声的询问:“这是谁的钱包?”原来是一个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差不多二十岁,一副宽边眼镜,白衬衫,我在心里给他打了100分。“哦,我的。”一个看起来很文静,很漂亮的女生说道,那个小伙子慢慢走到她面前,笑眯眯地说:“原来是你的呀,想要回去吗?”这话怎么听着那么刺耳呢?我觉得给他60分都太多了。“这是我的,我干嘛不要?”女孩看起来有点生气了。要是我,我早就生气了。“哎哟,别生气了,现在是经济社会,万事总要讲究实惠,你总不能让我白捡你的钱包吧?”那小伙子赶紧赔笑脸。“你究竟想怎么样?”“这样吧,你给我20元,我就把钱包给你,怎么样?”“小伙子,你把钱包还给她吧,做人可不能这样啊!”前排的一个老大爷看不下去了,出面阻止他。“大爷,这钱包里面有500多元钱呐!我收她20元,已经够少的了。”小伙子对老大爷说。没想到这个小伙子竟然是这样的人,我在心中毫不留情的给了他一个“大鸭蛋”。那女孩极不情愿地从口袋里掏出了20元钱,给了那个小伙子,拿回钱包后就下车了。“大爷,这20元钱是您掉的,您快拿回去。”那个小伙子说道。老大爷一脸迷茫地看着他。“您在买票时从口袋里掉出了20元,被那个女孩捡走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原来是这样,怪不得那女孩口袋里有钱,还刚好是20元,我怎么当时没看出来呀!老大爷接过钱后,只是一个劲儿地说着谢谢。目睹这一切的我顿时……,暗自重新给他打了个百分百的满分,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