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内容2、评价过度繁殖、生存斗争、变异和遗传、适者生存优点:缺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长颈鹿的始祖现代长颈鹿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生存条件变异选择遗传长颈鹿颈、腿较短颈、腿较长(被淘汰)(被保留)颈、腿较短颈、腿较长(被淘汰)(被保留)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阅读教材,思考讨论。思考题:1、种群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基因库?2、何谓基因频率?如何计算?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时空条件组成和数量生殖和遗传组成一个池塘全部鲤鱼相互交配相互交流基因一片草地所有蒲公英同一地点同种生物总和群体共有全部基因种群基因库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A:60%a:40%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据调查得知,某学校的学生中各血型的比率如下:IAIA20%IAi30%IBIB10%IBi20%IAIB10%ii10%计算IB的基因频率。25%生物的突变率很低,而且一般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思考?(1)对于每一个基因来说,突变率很低,但一个种群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2)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3)突变新的等位基因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种群出现大量可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重组产生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桦尺蠖深色浅色栖息环境浅色(个体多)(个体少)栖息环境深色s基因频率降低S基因频率升高浅色深色s基因频率又降低S基因频率又升高s基因频率95%……S基因频率95%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且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不同物种:形态:差异很大,杨树和柳树生殖上:不能交配,即使交配产生的后代也不可育。鸡和鸭是两个物种,不能交配。马(2n=64)和驴(2n=62)能交配产生骡(2n=63),是一个物种吗?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地理隔离:由于环境造成的隔离。种群间的个体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相遇后仍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生物学原因)(1)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A、杂交育种B、人工诱变C、基因重组D、生殖隔离(2)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A、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C、发生突变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DD物种形成过程种群地理隔离小的种群突变、重组自然选择基因频率产生改变生殖隔离新物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举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鸟下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2、甲岛上的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3、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地理隔离、自然选择。B与C之间已经形成生殖隔离。甲乙两岛上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作用也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了生殖隔离。ABBBCBCDC甲岛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