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二十一世纪历史教学的主旋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健全人格的主阵地已成为当务之急。“分组学导”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1.分组。我将全班36个学生分为9个小组,每组内的四个成员,学习基础有好有差,性别有男有女,性格有外向有内向,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就是一个班级的缩影。即将过去的大班化教学分为小组教学。使“小组”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而传统的班级制却无视这种差别,要求学生在一切方面都一样,这不仅不能促进不同智力条件的学生理想的发展,而且甚至不能使仅有的天资保存下来。班级制的另一个严重缺陷是它基本上只组织学生的个人认识活动,个人听教师讲课,个人复习做作业,很少交流讨论,共同研究。2.学导。学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可以划分为课前引导主动探究,课中引导自觉认知、信息交流、评析激励、归纳升华,课后引导,再次发现、整合知识。(1)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预习某课题,教师给予必要的指点。(2)信息交流。学生将获得的知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可分为同学间的交流与师生间的交流。学生在班内交流,争相表述,这种层面上同学间的互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极大地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组织能力。师生间的交流是个关键环节,也分为两方面。(3)自觉认知。(4)评析激励。自觉认知结束后,立即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反馈,即评析激励。这个环节对老师的控班能力、掌握和驾驭教材的程度提出了比传统课型更高的要求:既要使课堂气氛热烈有序,又要对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准确、恰当、精炼的点拨,提炼出知识的精要。点拨出学习的方法。还要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适时、恰当的语言或实质性的激励,即让每个孩子不论基础、智力、性格、家庭等因素的高低差异,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护、尊重和信任,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充分自信,也为了最大限度的表现自己而主动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5)归纳升华。归纳升华是对主动探究、自觉认知、信息交流、评析激励的再现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孩子们之间感情加深,学习兴趣浓厚,成绩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