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精彩生成—《叶形盘》一课板块式教学设计例谈430074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刘雅莉罗晖【摘要】劳动与技术的课堂上,大块的时间要用在学生的实践探究上,为了给学生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教案的预设不妨“简单”一些,改单项的、严密的、主观的“线形教学设计”为多维的、灵活的、动态的“板块式教学设计”,让教师从繁琐的提问中跳出来,让学生沉浸在发现的快乐中。简单、自主的“板块式教学”能极大地放大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发展留有更多的空间,使课堂在动态生成中预约精彩。【关键词】删繁就简板块式教学设计动态生成【正文】劳技课堂上,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学生技能与创造力是发展?还是教案实施的流畅顺利?答案当然是前者。劳技课堂上,大块的时间要用在学生的实践探究上,如果课前设定太多,教师往往会牵着学生往预先设计的环节走,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笔者认为为了能给学生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真正与学生形成心灵的对话和交流,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改“线形教学设计”为“板块式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空间中,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叶形盘》这一教学内容取材于湖北省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册,就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执教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叶形盘》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十余次课堂教学谈谈劳技课中板块式教学设计与学生自主探究方面的心得。一、删繁就简——为师生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作为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应是单项的、严密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动手能力等预先做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教师才能弹性控制教学进程,使师生双方在“动”中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1、删繁就简,让教师从繁琐的提问中跳出来。我们在最初设计《叶形盘》一课时,就采取的是“线形教学设计”,教师在设计中考虑的很细,每个环节中的大小问题,甚至每个环节的过渡语都设计好了,从导入激趣、到探究制作过程与具体方法,从尝试制作到动手创造,教师都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但在课堂上由于每个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语言与行为表达都存在差异,因此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情况与我们期待的存在偏差,教师这时也常常受到“线形设计”的束缚,凡是设计中考虑到的问题,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一定要旁敲侧引导出来;一但学生的思维超出教师设定的范围之外,教师往往措手不及,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将学生绕回来,直接导致前面探究发现花去20分钟的时间,使后续学生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时间大大减少。究竟是什么原因束缚了我们的课堂,试教后我们进行了静心思考:在线型设计里,我们常考虑:“我该怎么把这个方法与技能教给学生?”“怎样教学生能1又快又好地掌握和接受?”看似学生在发现,实际上关键性的问题都是教师提出的,学生只是围绕这个指向性很明确的问题来思考,课堂的主体还是教师。因此,我们决定变线型设计为板块设计,课堂上只有几个大的板块,教师只需对每一板块设定分层教学目标,即这部分教学期望学生达到什么目标。《叶形盘》只设计了四个活动板块:。板块一:激趣导入(2分钟)欣赏各种形状纸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块二:发现纸盘制作要点及创新点。(14分钟)1、分组观察,说说制作纸盘需要哪几个过程?2、比较叶形盘和其他形状的纸盘,说说它们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3、想要做成不同形状的纸盘,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变一变呢?(本块教学,教师期望通过这三个由浅入深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比较发现裁剪、垂直编制、收尾的技术要点。在掌握技术要点的基础上,期望学生能发现纸盘制作的创新之处,至此,纸盘制作的技术要点和创新要点就都被学生牢牢地抓在了手里。)板块三:制作中突破难点。(20分钟)1、学生在制作中解决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