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少先队活动计划艾滋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的流行给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艾滋病疫情仍呈迅速上升的趋势,艾滋病传播正在逐步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所以加强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教育刻不容缓。在学校开设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思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结合我校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标本兼治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动员各班级积极参与,完善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预防的社会环境,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学校的宣传栏中要设有专门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园地,并定期更换。要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艾滋病课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宣传图片及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尤其要利用每年的艾滋病宣传日(12月1日),采取上述形式集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做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预防艾滋病防治的行为。2.结合世界“预防艾滋病日”,进行宣传活动,通过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刊、电视等传媒手段,形成校园预防艾滋病的氛围。3.举行主题班会、作文竞赛等活动,使预防艾滋病在活动中不断内化为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要根据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及性知识、性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规范人们的健康行为,抵御艾滋病的侵害。要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综合效应。预防艾滋病少先队活动总结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传染病。为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端正指导思想,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按照市教育局的文件通知,在2010年12月在全校开展了“遏制艾滋履行承诺”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认真部署,制订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方案。我校结合校情,制订“遏制艾滋履行承诺”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方案,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列入12月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确立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儿童直接参加防艾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推动社会防艾工作深入开展。二、组织活动,扎实开展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1、“防艾”图片文字资料展。对艾滋病的基本情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严重危害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把预防教育作为根本,使大家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社会责任感。2、召开“防艾”主题班会。我校在几年前就在晨会课上开辟了“主持五分钟”园地,让队员们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班级演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集中队员收集“防艾”的内容。学校要求各班开展“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的主持五分钟活动,并且还要求各班召开防治艾滋病主题班会。3、观看影视下载播放了科普教育宣传片——艾滋病的预防影视片,组织全体学生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观看。本次活动使学生都受到了教育,大大加强了教师、学生、家长对艾滋病的了解,在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