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安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情况汇报一、实施情况至2014学年,我校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实践研究已经四年,目前该项目已经纳入我校担纲的“十二五”规划课题当中,作为“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的一级子课题继续实践研究。二、取得成效1、发挥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促进教育的校内均衡化发展。2、进一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寻找挖掘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3、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4、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的中学生。6、做好学生成长的领航员,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拟定短、中、长期学习目标,伴随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三、实施策略我校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采取“双导”策略,即“人生目标引导,身心健康视导”。1、“人生目标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加纳自己。对受导学生生存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引导受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制定人生发展规划、拟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2、“身心健康视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疏导的核心是运用有效激励策略,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激情,感受学习和生活的点滴成功和收获,通过真诚的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利用“阳光体育活动”和早操等平台,与学生齐参与,共成长,督导学生自主进行阳光体育活动。通过活动诱导,培养每个学生有一项以上体育运动兴趣,并展开不同导师与学生间的竞技活动,打造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生活体育习惯。3、制度为先导。(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学期初每学生人手发一本成长手册,导师对每位被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等。导师根据被导对象的不同分别从学业成绩及原因、品德行为缺陷及原因、兴趣爱好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制订发展措施。对每月的表现和每次考试和目标测试的成绩进行逐一登记并分析对照,及时发给家长并做好帮扶和激励工作。(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学校统一安排每周星期二第八节导师与学生互动,并要求受导学生每周一次以成长周记的形式与导师交流生活学习情况,并记入学生成长手册,记录师生活动成长全过程。(3)家校联系制度。在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宣传阵地的主导作用。导师要通过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主动接待家长来访、电话或信件等多种形式,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