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路教管中心小学语文课大赛《七顆钻石》教学设计参赛学校:永川区胜利小学校执教教师:李勋燕1《七顆钻石》教学设计胜利小学教师:李勋燕一.教材分析《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二.教学目标:1、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2、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图文结合,激奇揭题1、同学们,老师今天想把大家带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场大旱灾中去。(边播放课件师边介绍)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再一起走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七顆钻石》(板书),之前,代老师已经帮你们解决了文中字词方面的问题,现在,看看大家又发现了什么新问题需要一起解决。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质难设疑。3、全班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4、你们真会读书,能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尝试通过阅读来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好吗?(好)【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再次走进神话,用心感受当时环境的恶劣,体会“水”是多么的可贵!,(二)、透过“神奇”,体会“变化”1、根据孩子的提问,引导阅读、体会。2、文中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大旱灾的情况?(第一自然段)3、自由读一读,谁感受到了旱灾非常严重,能结合课文语句讲给大家听吗?(指名说,先说后读重点语句。)4、是呀,地球上到处都没有水,多么可怕的大旱灾,大家看,(课件出示旱灾情景),这就是旱灾中干裂的土地,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旱灾的严重、残酷吗?(先指名读,再齐读)25、你们的朗读仿佛真把我们带入了旱灾当中,就在这场可怕的旱灾中,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你们在预习时已经把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画下来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分别读)6、水罐为什么一次又一次能发生神奇的变化,我们还通过读书来解决行吗?(行)7、学生自由读2——3试着寻找答案。8、是什么原因使水罐一次又一次能发生神奇的变化?(指名说)9、不管是什么原因,你们都说到了同一个词,那就是“爱心”,那文中小姑娘都给谁的爱了呢?I、体会第一次“变化”,感受孝心1、我们先看看小姑娘给妈妈找水的情节。师范读,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小姑娘非常爱妈妈?2、指名交流,并有感情读出重点语句。3、假如你就是当时的小姑娘,你不累吗?(累)为什么还去找水?你不渴吗?(渴)为什么还要去找水?(指名说)4、多么爱妈妈的小姑娘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齐读找水的句子。5、孩子们,看(课件出示),小姑娘醒来时,看见水罐终于装满了一罐水,此时此刻,她心情怎样?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姑娘,看到满满一罐水,你最想说什么?(指名说)多么爱妈妈的孩子呀!II、体会第二、三次“变化”,感受爱心、母爱1、当小姑娘抱着水罐跑回家时,在路上遇到一条小狗,她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说)2、孩子们,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你们体会到什么?(指名说)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所以水罐怎么样了,你们看(变成银的),多神奇呀。(指名读这段话:谁能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2、小姑娘又迅速地跑回家,把水给妈妈,妈妈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1)你体会到什么呢?(伟大的母爱)(2)生病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