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如何优化户外环境、科学投放户外活动材料和提升教师的户外活动支持能力三方面对于幼儿户外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开发和利用好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幼儿户外活动是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户外活动资源直接影响着户外活动的开展及活动的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尝试以深圳市坪山区幼儿园的情况为基础,对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析。一、优化户外活动环境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并不断优化环境,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的基础。促进幼儿对于户外活动环境加以体验,成为目前幼儿教育的关键之处[1]。经过对坪山区幼儿园現状的深入走访,调研各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发现各园都存在相似的几个问题:一是户外活动等同于户外体育活动。户外活动只开展做操、跑跳等正规体育健康教育活动,强调预设规则,强调统一活动、统一的发展,缺乏幼儿的自主和自由的发展;二是户外活动区缺少统筹规划。例如,有的幼儿园体育运动区多,游戏区少,功能不齐全;有的幼儿园材料投放不科学,器材不能满足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孩子的需要;三是户外活动形式单一,只关注某些动作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幼儿多种体验的获得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形成。缺乏循序渐进,缺乏符合幼儿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及其他发展的科学依据;四是活动时间与空间缺少灵活性,幼儿活动时间固化,自主选择活动空间小,缺乏游戏性,忽视幼儿的整体全面的发展。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结合幼儿园的现状,创设并优化户外活动环境,系统规划功能区设置,突出游戏主线,强化幼儿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整体发展。图1的④⑤?项为改建项目,⑥⑦为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的项目,⑧⑩为原有场地赋予有意义的活动名称。改造后户外环境活动区功能较齐全,包括:攀爬区、爬行区、跳跃区、平衡区、跑步区、滑梯区、足球区、篮球区、玩沙区、玩水区、交通区、音乐与舞台区和休息区。二、科学投放户外活动材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动作发展与培养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必须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发展协调、灵敏和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户外活动器材的投放,要参照《指南》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特点,有效利用有限的场地,有序地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户外资源的效益,科学投放器材,打造功能齐备的户外活动场所。另外,对于幼儿户外活动的器材,要懂得集思广益,调动老师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幼儿玩出的花样,锻炼身体,发展能力。某幼儿园的案例:教师像往常一样带小朋友前往活动场地玩跷跷板,跷跷板只有3个,幼儿需要分组活动,没轮候到的幼儿只能在一旁做观众。碰巧,这次在跷跷板旁边堆放了拼图器材,有一位小朋友从队伍中出来玩拼图,另一位女幼儿看到了,在摆放好的造型空间之中蹦蹦跳跳,口中唱起了运动旋律的歌曲。渐渐地,其他的小朋友都加入其中,一起玩耍了起来。老师立即抓住这个契机,安排排队的幼儿参与拼图跳耍。在接下来的户外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收集一些不会构成危险的材料,放在跷跷板旁边分组摆放,组织幼儿们分组开展活动。老师把这一活动经验拓展到幼儿园原来较单一的活动中,对较单一的活动器材都作了补充完善,尝试在活动中解放幼儿们的“手脚”,给幼儿更多玩耍的空间和时间。三、提升教师的户外活动支持能力教师从活动的“主导者”变成“支持者”、“观察者”,教师解读幼儿能力普遍提高,指导策略更具针对性。[2]为了有效开展户外活动,需要提升教师以下几方面的户外活动支持能力:一是策划和开展户外活动的能力。从幼儿的年龄以及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开展户外体育和游戏活动,让幼儿沐浴阳光,呼吸新鲜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