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二十八中学闫海冰一、教材分析本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旧有的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创新,并为历代所继承和发展,对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讲好这一问题,将为下一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学情分析我所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重点学习了秦统一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秦始皇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其影响认识还不足;加上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欠缺,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为本课的学习提出了挑战。初中本课课标: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三、教学目标1、课标分析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本课要求学生:应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知道”、“了解”属于最低层次的要求。2、三版本教学内容选择及比较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基于课标,我将人教、人民、岳麓三版教材从单元结构进行比较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二课大统一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四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第2课课文标题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人教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简单提及详细讲述较详细讲述人民版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简要讲述较详细讲述详细讲述岳麓版大统一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简要讲述详细讲述详细讲述1、知识与能力:①学生掌握秦朝统一,皇帝制度的确立,秦朝中央官制的构成,郡县制的建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②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概念以及皇权至上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③引导学生分析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分析、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片、视频、课堂活动等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②通过解读文字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学生通过对秦统一的学习,认识到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自觉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②学生通过研究、借鉴人类社会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有益成果,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依据: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有所变化,但其加强皇权和中央权力的思想核心始终未变,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教学难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依据: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高一学生虽然通过初中的学习已对本课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但由于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不高,再加上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涉及不多,不利于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普遍存在理解困难。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①情境创设法: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知识立体化,提高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②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感性认识。③史料分析法:对教材涉及少、学生理解困难的重难点内容,增加课外史料加以辅助,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