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学会放手大三班乔老师4月27日,晨间自由活动时间开始了,孩子们三五成群,有的看故事书、有的玩玩具、有的在跳绳,他们在按照自己的爱好快乐的玩耍着。我也干着我自己的事情:洗毛巾.这时,倪可儿、曹偌彤、郑佳琪、何璐莹等几个小朋友又围在我身边羡慕地看着我洗毛巾。我想:以前天气冷,衣服穿的厚,不敢尝试让孩子们洗毛巾,怕把衣服袖子弄湿了。现在天气热了,就满足孩子们的愿望自己洗毛巾吧。于是我说:“孩子们,今天老师请你们洗自己的毛巾好吗?”“好!好!”,孩子们脸上笑开了花,别提多开心了!我问:“那怎么洗呢?”倪可儿抢着说:“像老师一样,把毛巾放在这个大红盆里用洗洁精泡一泡,用手搓一搓.”“那特脏的的地方搓不干净怎么办?”“老师你不是说了,特脏的地方挤点洗洁精再搓一搓,我看你搓的很干净啊.”曹若彤接着说。你们观察真仔细啊!“那搓干净了下一步干什么?”倪可儿抢着说:把毛巾拧一拧把里面的泡沫挤出来,好漂洗,再放到水池里漂洗,冲洗干净了,再拧一拧,抖一抖挂在毛巾架上晾晒。我真高兴孩子们由于对洗毛巾那么感兴趣,把我洗毛巾的过程和有意识地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了。“那今天老师就把洗毛巾的任务交给你们了。”“好!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那把袖子都卷上去,注意节约用水!由可儿负责,开始吧。”我就不再干涉他们了,就故意走开了,过一会儿,我过来一看,他们井然有序:可儿、曹若彤、何璐莹、郑佳琪、王梓娴五个围在大盆边搓,章佳圆、章懿、章欣岚、戴卓莹在水槽边漂洗、毛巾架上已经整整齐齐挂了一排干干净净的毛巾。我由衷的笑了!孩子们有了洗毛巾的经验,第二天早上晨间自由活动,我又放手让孩子们洗玩具,有更多的男性孩子参加进来。任务合作完成的很好!通过这两件事让我更深信一个道理:我们教育孩子时,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孩子们有尝试,才会有体验。孩子在体验中锻炼了身体机能,发展了手指灵活性、锻炼了手臂大肌肉的力量、增强了手眼协调性,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幼儿的思维能动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增加了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团队合作精神,也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信!由此我想到:家长也要学会放手,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给孩子们包办的太多了,这样是百害无一利的。犹太思想家朱特比有一句名言,被犹太家长珍藏在爱子教科书中。他说:“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如果父母过分呵护孩子,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绝对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犹太名人马克思也曾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当然啦,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在逐渐提高。现实生活和自然就是一本知识渊博的古书,不断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孩子具备创造力。孩子的想法也就变得千奇百怪了,然而人才不都需要具备创造力吗?可见父母懂得对孩子学会“放手”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当然啦!父母也要对孩子进行管束,并非让孩子任意妄为。有时“圈养”也是需要的。学会对孩子“放手”吧!让孩子的明天属于他自己,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彩虹并不是轻易就能看见的。2015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