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内容简介:教育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技术资源,合理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和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教育信息技术将成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武器。[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给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今,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技术产品不断涌入学校,迅速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电脑等多种数码产品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无限的网络资源快速、便捷地传递进学校,无形间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巨大资源库,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我们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合理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和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运用好信息技术已是每一个教师的根本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注重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迎接信息技术教育大潮由于许多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较低,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并从而产生一种误解甚至抵触情绪,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是专业教师的事。但时代的要求,让我们与计算机必然结下不解之缘,我们只能临危一跃。当今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伟大成就的每一桩每一件,不是直接就是间接与计算机有关。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计算机跟语言一样,是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不可缺少的;计算机真正成为了“人类通用智力工具”;计算机文化已如灿烂朝阳,照亮人类社会前进的道路。计算机文化的兴起,给每一个国家又一次要发展还是衰落的选择机会。以计算机为龙头的信息技术反映着新时代的生产力水平、高科技的水平。学还是不学,用还是不用,反映着智力与能力的水准,可以这样说:在新的世纪,每个人都将经历计算机文化的洗礼,不管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早学早受益,不学则会很被动,而且会越来越被动。对于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主要是加强三个方面的信息知识学习和训练。首先是自觉地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有三个具体要求: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能够用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能够引导学生对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的无限想象。二是训练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二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三是掌握网络上教育资源的搜集方法;四是了解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的制作方法;五是了解计算机和网络以外的其它信息技术。三是提高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能力。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2.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参与国际市场上人才竞争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教育部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写入了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了“十一五”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这无疑对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人才的培养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广大中小学必须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我们和国外的差异并不在于硬件的投入等客观条件,关键在于认识上。我们应尽快转换观念,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使用,使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有较大的产出。首先,要防止信息设备空置不用。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尽量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多使用已有的...